铜川市发展全域旅游建设全景铜川
铜川市文物遗存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各级文物点107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博物馆(纪念馆)10家,A级景区17家,其中4A级景区3家,丰富的养生文化、陶瓷文化、红色文化、佛教文化、工业文化交相辉映、各具特色。
依托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铜川“以旅促转、以转兴城”为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旅游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全市年接待游客量从2010年的495万人次增至2016年的1395.1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10.5亿元增至76.44亿元。预计2017年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可突破1800万人次和11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和35%以上。
一是发展合力不断加强。成立了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组建铜川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铜川文化旅游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陕文投、陕煤化、陕旅集团等广泛开展全域旅游合作。全市各部门积极参与,在项目审批、资金安排、资源配套、宣传推广、人才培养、环境保障等方面共同给力,支持旅游业发展。
二是旅游产品更加丰富。不断加强旅游产品开发,提升旅游服务,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规模迅速壮大。目前全市有旅游星级饭店9家,旅行社及服务网点48家,在旅游公司、集散中心、旅游餐饮、旅游商品、车辆租赁、自驾车营地建设等方面有较大突破。全市旅游产品体系建设不断提速,文化游、观光游等传统业态内容更加丰富,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迅速崛起,冰雪游、采摘游使旅游淡季不淡,工业旅游等新兴业态蓄势待发,全市旅游产品整体格局和品位全面提升。累计落实重点旅游建设项目200多项,完成旅游投资突破100多亿元。铜川市被确定为陕西省唯一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三是县域旅游蓬勃发展。按照“城市即景区”建设要求,加强旅游环境的优化升级和县域旅游发展提升。耀州区成功创建陕西省旅游示范区,正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大幅增长,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创建中国乡村旅游示范户1家,省级旅游特色名镇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4家、市级23家,星级农家乐199户。
四是宣传营销成效显著。累计投入资金6500余万元开展旅游形象宣传,铜川旅游形象多次亮相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央视网等主流媒体,广泛覆盖延西、包茂、西安绕城等高速沿线和西安地铁站台、商场电梯间等游客聚集场所,全市旅游网站、微博、微信、旅游超市等自媒体宣传平台体系基本建成。倡议成立陕甘边红色旅游联盟、西北革命红色旅游联盟,举办专场推介近百场,铜川旅游产品、特色商品频繁亮相省内外各大旅游展会。全市旅游节庆活动亮点纷呈,铜川金秋旅游季成为省内外闻名的秋季旅游节庆品牌,承办了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线路设计大赛等重大旅游活动,促进铜川旅游影响力极大提升。
五是改善环境,管理服务日趋规范。持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硬件设施,优化服务软环境,旅游服务质量取得较大提升。加大旅游道路交通建设,药王大道、照金红色旅游专线、延西高速玉华宫出口立交相继通车,全市旅游交通导示标识更加完善;旅游卫生环境建设提高,景区游客休憩、垃圾收容等设施全面改造,开展“厕所革命”,新建、改建旅游厕所224座;高标准建设的铜川市旅游服务中心成为靓丽的城市名片和游客之家;旅游市场监管到位,组建整顿规范旅游市场联系会议,促进旅游管理服务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发展。
网络编辑:铜川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办公室信息审核: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