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规划”系列解读(5)

铜川市产业转型路径选择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 发布时间:2013-11-27 15:30
  产业,是指由具有不同分工、利益相互联系的各个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在我国一般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则是指这三种产业的构成及其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铜川作为一座因煤而生的资源型城市,在相当长一个时期,经济发展过度依靠煤炭等资源,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十分明显。但资源总是有限的,产业转型势在必行。要实现铜川以煤炭产业为主导的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就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合理确定符合铜川实际的产业转型路径。《铜川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规划》结合铜川产业发展实际,着眼建设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的目标,明确提出了产业转型的思路、路径和方案,为加快经济转型指明了方向。
  一、产业转型思路
  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和衰退产业援助两种机制,围绕煤炭产业延伸外拓—新型产业培育发展—煤炭产业比重逐步收缩、新型接续产业规模壮大的产业转型主线,大力实施科技引领、项目支撑、环境奠基三大战略,着力打造能源、果业、现代建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休闲养生六大产业基地,加快新区装备制造、坡头电力照明、黄堡建材陶瓷、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四大市级工业园区和耀州惠塬、印台顺金、王益王家河、宜君彭镇四大县级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升产业关联度,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转换路径选择
基于铜川市资源型产业的生命周期、非煤产业发展现状、区位条件以及周边产业发展态势,铜川市产业转换的路径为:煤炭产业延伸外拓与新型接续产业培育壮大并行的多元化产业梯度演化路径,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和社会危机问题。具体讲,就是要把发展药王养生保健产业作为转型的突破口,坚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与接续替代产业培育壮大并重,大力扶持和发展文化旅游养生保健产业、果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现代服务业等,完善和提升煤炭资源综合利用、能源—电力转化、电力—电解铝—铝制品精深加工、水泥—水泥制品、清洁燃料—陶瓷和铝镁合金及PVC等新型材料、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种植—生物制药、农产品—有机食品、文化旅游—相关服务业—养生保健十大产业链,发挥产业集群特有的技术溢出效应,增强产业竞争力。
  三、产业转型方案
  (一)启动阶段(2009—2012年)。以煤炭、建材业为基础,以煤电铝一体化、文化旅游和养生保健、果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产业为切入点,加大环保投入,延伸煤炭、电力、水泥、陶瓷等资源型产业链,加快资源深度转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缓煤炭采选业的衰退和规模急速下降。着力培育高科技术和非煤接续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鼓励发展具有广泛带动作用的社区服务业,发展具有高附加值、强辐射作用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经济转型与促进就业的“双赢”。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控制在28%以内,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各种经济类型从业人数的比重控制在30%。年新增非煤产业岗位数超过3000人。
  (二)发展阶段(2013—2015年)。以现代建材业、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养生保健等产业为切入点,通过重大项目落地和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建材、电力、铝的精深加工等产业,大力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物流等非资源性产业,避免因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所占份额下降所产生的产业空心化和经济萎缩情况的发生,实现产业的有序接替。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控制在20%以内,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各种经济类型从业人数的比重控制在25%以内。年新增非煤产业岗位数超过5000人。
  (三)提升阶段(2015—2020年)。以先进制造、旅游业、养生保健业等产业为切入点,逐步替代传统资源依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养生保健产业及多样性制造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大对区县商贸流通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形成集休闲养生、商贸物流、技术服务、娱乐消费、旅游餐饮服务为主的产业集群,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着力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发展质量,循环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三大体系基本建立,形成结构合理、关联性较强的产业体系。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控制在10%以内,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各类经济类型从业人数的比重控制在20%。年新增非煤产业岗位数超过4500人。
网络编辑: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办公室
信息审核:云丰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