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规划”系列解读(35)

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 发布时间:2015-04-02 9:34:
  2009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级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市旅游业紧抓铜川被列为国家资源型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的重大机遇,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城市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和实现富民强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健全机制,加大投入,大力挖掘文化内涵,加快景区建设步伐,不断完善产业要素,丰富宣传促销手段,打造品牌节庆活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09年至2014年全市共创建A级景区11家,旅游星级饭店14家,旅行社25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省级旅游名镇4家、乡村旅游示范村13家。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发展机制。2009年,我市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组织协调、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具体落实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确定了集中全市力量共谋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2010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制定了资金扶持、土地使用、税费优惠、奖励扶持等多项政策措施,决定从2010年开始,市级财政每年筹措不少于1亿元的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其中旅游宣传促销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并要求各区县政府也相应加大投入,设立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各相关部门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向旅游产业倾斜,不断加大旅游产业投入力度;同年组建了铜川市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搭建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并建立了全市整顿规范旅游市场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铜川市旅游服务中心,提升行业管理服务水平;在全省率先将旅游产业发展指标和年度发展目标纳入各区县、各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2011年以来,市政府已累计拿出240万元对我市文物旅游事业发展先进单位进行奖励,鼓舞了各级部门共同支持发展旅游产业的积极性。
  科学统筹规划,推进景区建设。完善规划体系,逐步形成市、区县、景区旅游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相配套的全市旅游规划体系。2011年编制了《铜川市“十二五”旅游发展专项规划》、《铜川市“十二五”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市级旅游规划,以及《宜君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一批区县和景区旅游规划先后编制完成,为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指出了明晰的发展方向。加快景区建设,2009年玉华宫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成为我市首家4A级景区;2012年药王山景区投资2亿多元建成了药王大道,极大改变了药王山景区可进入性差的状况;照金丹霞地质公园于2012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国家地质公园,成为我省唯一的国家级丹霞地质公园。2012年5月,在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铜川市政府、陕文投集团、陕煤化集团三方就开发建设照金红色旅游景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总投资20亿元,共同致力于加快照金革命老区开发建设步伐,打造享誉省内外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6月6日,由三方共同投资组建的陕西照金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2013年照金红色旅游名镇一期项目完工并对外开放,形成了“照金模式”,产生了“照金效应”,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市景区开发建设力度,2014年3月份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对全市66个重点旅游建设项目进行分解落实,加快各重点项目建设速度。
  因地制宜发展县域旅游。各区县积极按照“城市即景区”的要求不断优化旅游环境,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实现了县域旅游、乡村旅游发展与景区建设的协调互补。2010年—2013年,全市已创建省级特色旅游名镇4家,省级文化旅游古镇2家,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点13家,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点28家,陕西休闲农家明星村2家,农家乐546户,从业人员达到1.38万人次;耀州区于2012年被确定为第二批陕西旅游示范县区建设试点区,以创建全省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大力推进耀州古城、景区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环境持续改善;王益区实施耀瓷文化旅游产业园、秦韵生态园、同官大院休闲山庄等建设项目,接待能力持续提升;印台区姜女祠郭秀明纪念馆建成开馆,姜女祠景区建设、周陵现代农业观光园项目等顺利进行;宜君县吸引中华黄帝祖根文化世纪公园等项目落户,高起点推进福地湖、龙山公园等建设,“一心一轴两翼两门十村”的发展格局逐渐明晰;新区不断优化美化旅游环境,一大批招商引资项目相继实施,服务设施日益健全,加快坡头现代旅游观光示范园项目建设速度;照金镇成为西北地区首家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的特色旅游小镇;为规范我市乡村旅游市场和完善各项服务接待设施,2013年召开了全市乡村旅游工作推进会,为今后一段时期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指明了发展思路。
  加强行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2011年出台了《旅行社引客入铜奖励办法》,极大地鼓励了旅行社等行业单位引客入铜积极性。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并建立了全市文物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和全市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联席会议制度,2013年,全市五区县相继建立了文物安全暨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联席会议制度,市县两级联席会议机制全面形成,充分发挥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联席会议制度作用,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从业队伍建设,加大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力度,组织参加全国红色旅游讲解、全国乡村旅游建设等培训,举办饭店旅行社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文物旅游执法人员培训等活动,提升接待水平。2013年编印了《铜川导游实用手册》,为来铜游客提供方便的咨询服务;为了进一步提升铜川旅游服务能力,2013年10月份开工建设铜川市旅游服务中心。为认真开展新《旅游法》宣传贯彻,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印制发放《旅游法》宣传册1000册,在铜川日报、铜川文物旅游信息网等开展《旅游法》知识问答,举办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我市旅游业管理服务水平,推动了我市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网络编辑: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办公室
信息审核:云丰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