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开展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

来源:法治建设 发布时间:2023-12-27 16:20

铜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开展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

按照中共铜川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自查工作的通知》,我委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是周密部署,以考促干抓落实。对标全省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出台铜川市营商环境突破年行动方案,系统谋划40项突破任务和23项改革创新举措。组织全市高质量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大会,对全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全面安排部署。在苏州举办“营商环境打造”专题培训班,对标先进提升领导干部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思想自觉、本领自强和工作自信。着力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完善市级领导定期专题研究部署、牵头部门常态化调度、成员单位协同推进工作体系,制定《营商环境突破年考核细则》,以186条全周期任务清单作以配套执行,实行月通报、季考核制度,确保任务落实落细。

二是主动作为,对标先进补差距。聚焦营商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制定《营商环境领域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一专班一方案,制度化推动6方面20项重点任务,列出“自查清单”15项,梳理“建章立制清单”40项。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以群众感受和企业评价推动问题治理、环境优化。将创新举措宣传和复制推广借鉴作为营商环境突破年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开展在线访谈,开设宣传专栏和专刊,创新举措优选推送宣传机制不断健全。优化企业开办和注销流程,设置企业开办专区,全流程办结缩减至0.5个工作日。推行简易注销模式,在公告期满后,当场办结注销申请;全市项目建设申请材料压缩40%、审批环节压缩30%,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35个工作日;持续落实“三零三省”办电服务,实现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三零”服务全覆盖;纳税服务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申报时长平均由0.5天压缩到5分钟,税费申报率达到99%。

三是学习借鉴,创新思路求突破。深入研究省内外60余项典型经验做法,结合实际谋划新举措210余项,其中3项已入选今年全省首批典型经验,数量居全省第二。2项改革举措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4项工作经验在省级突破年专刊宣传。开设营商环境突破年宣传专刊,已发布35期,编发工作简报15期,在中省市主流媒体平台发布各类信息500余篇。“三送三解三优” 机制助企纾困解难经验材料得到省委书记赵一德批示鼓励,审批“六服务”工作模式得到王晓常务副省长批示肯定。构建税费服务矩阵、创新“五位一体”多元解纷新机制等5项创新举措入选今年全省两批次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我市获评2023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最佳城市称号。王益区荣获省级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称号。

四是聚焦法治,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9项制度146条具体措施,常态化开展“法官+企业项目”结对服务,实行重点项目“一项目一法官”的“法治服务管家”工作模式。设立96个援助律师工作站和433个援助律师联系点,实现法律援助站点建设全覆盖,形成农村“一小时”,城镇“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着力破解市场主体“举证难”“维权难”等发展难题。巩固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成果,进一步完善《铜川市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严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出台《铜川市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明确督导督办惩戒规则,维护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在12345热线受理渠道以外,增设“铜城办”APP线上“12345(营商环境)留言板”及“三个年”问题线索征集入口,拓展企业和群众诉求绿色专项通道,为党政机关履行职责、加强监管、解决普遍性诉求提供数据支撑。开展了11期“领导接线日”活动,着力解决群众诉求。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全市营商环境突破年深入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和明显提升,但对比先进一流,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一是在助企纾困方面,支持企业应对发展环境压力的措施精准度还不够高。二是在政务数字信息化方面,行业专网自成系统,数据共享程度较低,电子证照应用面还不够广泛、“信息孤岛”“数据鸿沟”等问题仍需加快破解。

三、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委将把深化“三个年”活动作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的重中之重,只争朝夕、苦干实干,全力以赴推动营商环境工作再有新突破。

(一)围绕政务环境再突破。推行开办企业“全链通”模式,持续提升企业开办注销服务效能。打造“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典范,实现全事项上线、全流程运转。“全程网办”事项占比达到96%以上。加大推广“税企直连”服务模式力度,为企业提供纳税申报“零次跑”、申报信息“零录入”等便利。实施“互联网+政府采购”,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

(二)围绕政策环境再突破。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开展政策落实障碍清理行动,编制政策清单,精准推送及时兑现。借助“陕企通”平台加大涉企政策宣传力度,广泛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

(三)围绕要素环境再突破。进一步优化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推进项目立项备案到竣工验收全流程改革。深化“标准地+承诺制”“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推进“拿地即领证”,实施“一链一行”主办行制度,完善重点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推动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跨境贸易单一窗口全面实行“一网通办”。加快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向园区延伸,探索重点产业园区打造自然人和法人全生命服务模式。

(四)围绕法治环境再突破。建立高效便捷的劳动争议化解机制,劳动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80%以上。强化信用监管,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推行“沙盒监管”、触发式监管等模式。优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加强审判信息化建设,推进破产案件审理事务全流程线上办理。

(五)围绕政商环境再突破。扎实实施“双包一解”活动,每月上门倾听企业诉求、送政策、解难题。巩固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成果,严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畅通反映举报渠道和受理机制,推动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走深走实,全力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网络编辑:体改法规科
信息审核: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