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耀州区香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来源:农村经济科 发布时间:2024-11-20 10:48

铜川市耀州区香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涉及庙湾镇、照金镇、瑶曲镇等三镇行政区域,辖内25个行政村,3个社区,常住人口6823户18117人,其中农业人口3151户10522人,城镇人口3672户7595人。规划区域总面积264.17k㎡,核心区面积4.40k㎡。示范园以香菇为主导产业,2023年示范园总产值达1.32亿元,主导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12亿元,一三三产业结构比重为25.00:57.14:17.86,示范园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00元,类型为延伸农业产业链型。

一、主要做法

(一)体制机制保障。为充分发挥铜川市耀州区产业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做强做大优势特色产业,把耀州打造成“耀州招牌、陕西名片”,进一步促进耀州香菇产业全产业链升级和健康可持续发展,耀州区成立以区长任第一组长,主管副区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香菇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升级工作专班组和香菇质量监管工作专班组,组建了耀州香菇产业发展中心,将香菇生产任务分解到村、落实到人,健全领导包抓责任制,切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有责任、个个有担当”的工作氛围。

(二)规划布局安排。示范园大力发展香菇产业,现已形成从菌种研发、香菇种植、商品菇、生产酱类产品全产业链,基本构建了“1核1园2带多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即1个技术核心区、1个产业园区、2个香菇种植示范带和12个香菇种植示范基地),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规模经营形式,积极引进龙头企业,组建专业合作组织,鼓励成立家庭农场,发展能人大户,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现代香菇发展新模式,推广“六统一分”(统一棚舍、统一菌种、统一菌棒、统一技术、统一品控、统一销售、分户种植)、“四共享”(共享设施、共享菌棒、共享技术、共享销路)经营模式,开展订单式、合作式、托管式一条龙全方位服务。

(三)基础设施配套。全面提升示范园内基础设施配套,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过渡期内重点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以创建“四好农村路”为抓手,推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向进村入户倾斜,有序实施较大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项目;深入推进物流体系建设,实现配送服务覆盖所有行政村和绝大部分自然村;强化农村防洪安全、灌区改造、水土保持、农田水利、防灾减灾等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加快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镇村光纤、宽带和网络全覆盖;实施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加固,提高农村住房抗震等级;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四)资金投入保障。认真落实各项强农富农惠农政策,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整合各级财政专项资金,将分散的产业发展资金统筹整合、集中投放、重点突破,按照效益最大化原则配置资源,重点用于示范园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香菇产品精深加工,加大对示范园的支持力度,形成汇集各方力量齐抓共管的集聚效应。

(五)人才技术支撑。在示范园设立科技创业基金,建立创新创业服务扶持平台,鼓励省内外高端农业技术人才创建科技示范项目,鼓励中高等学校特别是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在示范园创业兴办各类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组织。成立食用菌研发中心,先后引进山西农业大学6位研究生来耀开展食用菌开发、生产、加工等科研工作;邀请山西农大食用菌首席专家常明昌教授专业团队以跟班培训、专题讲座、技术指导等方式多轮次对本土人才跟踪指导;依托香菇产业基地以工代训,培育出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时代农民,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技术基础。

二、成效亮点及典型经验

示范园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农户嵌入到政府、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等共同形成的利益联结机制中,成为其中的一环,形成合理、共赢、稳固的利益共同体。积极创新联农带农机制,通过“资产托管、入股分红”、“技术培训、就业务工”、“两借一送一还”创新联农带农机制,使村集体、香菇种植户能够充分分享二三产业增值带来的收益,带动经济收入增加、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一)资产托管、入股分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农村集体产权流转市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多渠道开辟农民增收致富途径。示范园香菇产业累计带动全区2000余户群众增收,实现产业资产年收益440余万元;发展壮大9个村集体经济,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年收益230万元以上,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脱贫户增收双赢。

(二)技术培训、就业务工。以香菇基地为载体,每年开展香菇种植技术培训30余次,邀请耀州区食用菌研究发展中心高层次人才、本地香菇人才崔占峰、德祥实业香菇种植技术员给各村群众培训香菇种植、采摘、分选技术,参训2000余人次,就地转化香菇基地就业劳动力800余人,人均增收1.5万元,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增收。

(三)“两借一送一还”。群众通过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租借“香菇大棚”、租借“香菇菌棒”,全程免费送技术服务,待出菇时再向合作社返还与租金等价的香菇”模式,实现群众在香菇种植过程中不花钱、零风险,净赚钱、有收益,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和“挣钱顾家两不误”。通过不断宣传推广,2022年,18户群众承包187座大棚,种植80万棒,户均增收10万元。2023年,39户群众承包551座大棚,种植菌棒200余万棒,户均增收11万元,群众发展技术成熟、信心十足。

三、存在问题

一是示范园建设中资金投入多以政府投资、国债融资等为主,还需进一步增强社会资本、群众自筹等多方力量支持;二是销售渠道有待加强。当前销售以农产品批发销售为主,电商渠道还不通畅,占比少,品牌知名度有待提升。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安排

下一步,示范园将围绕现有香菇产业为中心,进一步延伸并完善产业链;努力打造示范区属地柳林、蔡河、庙湾、玉门等9个“百万袋”香菇专业村、有序发展“万袋”种植示范户500户,集中培育60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带动香菇种植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化,逐步扩大栽培体量,形成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格局。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带状化发展,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在“十四五”期间,努力实现香菇年产6000万棒,出口3000万棒,全产业链产值11.23亿元的生产目标,积极争创全国特色小镇、全国产业强镇,为庙湾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网络编辑:农村经济科
信息审核: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