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览发展●铜川
新中国成立75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地市篇
经济的腾飞、社会的变革
文化的繁荣、生态的改善
铜川实现了
从资源型城市到多元化发展的华丽转身
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图解
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10.63亿元,增长4.3%,分别是1949年、1978年的3191.44倍和183.02倍。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60.47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的51%。
粮食总产由1949年的5.44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32.62万吨,增长5倍。2023年,夏粮7.05万吨,秋粮25.56万吨;园林水果总产73.75万吨,其中苹果71.02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8.63万吨。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49.7元增长到2023年的30556元,增长612.8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294元增长到2023年的40550元,增长136.9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61元增长到2023年的14140元,增长230.8倍。
2023年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达4513.61公里,较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48.06倍,其中,国道445.74公里(高速公路278.54公里),省道444.03公里,县道643.18公里,乡道1021.6公里,村公路1959.07公里;全市公路客货周转量108.73亿吨,增长3.2%。
文述发展
经济发展惠民,共享发展成果
地区生产总值量增质升。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10.63亿元,增长4.3%,分别是1949年、1978年的3191.44倍和183.02倍。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60.47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的51%。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1949年铜川财政收入仅95.9万元,1978年全市财政收入4505万元,2023年达到25.14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加。202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4.1%、0.7%和1.4%。2023年全市实现对外进出口总值15.32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进口3.33亿元,出口11.99亿元。
稳固粮食根基,助力农业发展
粮食安全更稳固。粮食总产由1949年的5.44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32.62万吨,增长5倍。2023年,夏粮7.05万吨,秋粮25.56万吨;园林水果总产73.75万吨,其中苹果71.02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8.63万吨。
产业兴旺赋动能。2023年铜川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78亿元,是1949年和1978年的556.5倍和162.88倍,实现增加值38.63亿元。全市建成药材生产基地30万亩,建设产地初加工基地15个,中药材深加工基地21个,2023年铜川市中药材产量达8.41万吨。
现代畜牧产业快速发展。1949年肉类总产量4505吨,2023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33万吨;生牛奶产量2.38万吨,增长7.2%。禽蛋产量2.67万吨,增长12.5%。
科技创新赋能,驱动工业发展
工业规模和总量持续增长。铜川市是新中国成立后诞生的第一批工业城市之一,工业规模和总量在持续增长,1952年全市工业总产值34.8亿元,2013年,全市规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大关,完成549.66亿元,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49.31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利润总额66.38亿元。
推动重点产业链延链扩链。2023年铝及铝合金产业链产值突破160亿元、增加值增长12.7%;光电子产业链增加值增长17%;先进制造和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增加值分别增长30.2%、22%。2023年,铜川市共签约各类招商引资项目772个,涉及金额1353.66亿元,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陕西)中,签约投资总额45.15亿元。
保卫蓝天碧水,共建生态家园
2019年—2023年,铜川市空气优良天数从266天增加到279天,2023年,铜川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06,较上年改善2.2%,PM2.5浓度同比下降2.6%,PM10浓度同比下降2.9%;水环境改善率位于全国339个城市第39位。
衣食住行渐丰,生活水平提高
居民收入稳步提升。铜川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49.7元增长到2023年的30556元,增长了612.8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294元增长到2023年的40550元,增长了136.9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61元增长到2023年的14140元,增长了230.8倍。
消费水平明显提高。202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9%,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0%,城镇实现零售额增长4.9%,乡村实现零售额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消费支出27303元,是1978年增长140.36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消费支出12322元,较1957年增长237.38倍。按消费类型看,餐饮收入增长10%,商品零售增长6.1%。基础生活类商品销售额保持稳定增长,汽车类、新能源汽车增长显著。
多措并举,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科技事业全面进步。2023年铜川市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62家,比上年增加69家;年末有效高新技术企业151家,比上年增加60家;实施市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3项,对接“三项改革”成果转化项目25个,其中已经完成落地转化项目8个;推荐2024年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1项。专利授权501件,其中发明授权44件。
文化事业不断繁荣。2023年铜川市委宣传部征集全市文艺创作项目36个,舞台剧《千金方》等11个项目入选市文艺创作重点项目,电影《此心安处是故乡》、广播剧《春雨》入选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纪实文学《走过红土地—“红色照金”采访手记》、影视剧本《明天会更好》入选陕西省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广播剧《天青色的回响》在央广播出。
基础建设不断优化。先后建成了多条重点公路,公路网骨架初步形成,公路密度也在不断提高。2023年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达4513.61公里,较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48.06倍;全市公路客货周转量108.73亿吨,增长3.2%。
邮电通讯飞速发展。2023年铜川市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完成3061.58万件,同比增长10.44%。截至2023年12月底,铜川市的5G基站数拥有1767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为39个,实现了铜川新区主城区全域以及其他区县重点区域的5G网络覆盖。
医疗条件日渐完善。2023年铜川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816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病床7411张,较1949年增长740倍;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319人;全市33家乡镇卫生院、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89个行政村卫生室全部达到标准化要求。
旅游业生机勃勃。铜川历史文化深厚,拥有照金薛家寨、陈家坡的红色文化,陈炉古镇、耀瓷小镇的青色文化,药王山、玉华宫的绿色养生文化,王石凹煤矿遗址的蓝色工业文化等。2023年铜川市实现旅游收入35.92亿元。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23年铜川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54所,各级中小学校在校学生75834人,职业高中在校生64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9315人。
多种举措促进就业。铜川落实系列关于失业保险的相关政策,2023年全市新增就业人口8823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633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6万人,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5830人,为1396户企业减征失业保险费1649万元。
信息审核: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