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农村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我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预计上半年农业增加值增长率5.1%,比去年同期增加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10.1%,比去年同期增加1.1个百分点。
一、农业生产情况
(一)夏粮生产喜获丰收。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91.49万亩,超额完成全年播种任务86万亩的7.6%。其中夏粮36.6万亩,平均亩产209公斤,单产较上年增加6.3%,预计总产7.65万吨,较上年增产7.3%。春播粮食作物54.89万亩,较去年增加2.78%。建设小麦绿色高产高效综合示范万亩方2个,春玉米旱作农业技术推广万亩示范园10个。
(二)畜牧业稳中趋缓。
上半年,全市畜牧业总的生产形势是鲜牛奶价格有所下降,鸡蛋价格受H7N9流感影响出现震荡,生猪、仔猪、肉牛、羊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呈上涨趋势,畜牧业生产呈现稳中趋缓态势。据统计,2017年6月底,生猪、牛、羊、家禽存栏分别是5.44万头、6.99万头、7.12万只、178.27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31%、-7.4%、-0.48%、-2.64%;出栏猪、牛、羊、家禽分别是3.61万头、1.41万头、3.09万只、37.34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16%、4.1%、-2.43%、1.61%;肉、蛋、奶产量分别是5492吨、4207吨、13045吨,同比分别增长-0.05%、-1.54%、-6.1%。畜牧业增加值增长1.8%,产值增加3.1%。
(三)药、菜种植保持稳定。
截止6月底,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07万亩,完成计划任务3万亩的136%,主要以丹参等道地药材为主。蔬菜种植面积5.48万亩,产量9.05万吨。设施蔬菜以番茄、黄瓜、辣椒、芹菜等为主。露地蔬菜以菠菜、大蒜、青菜、韭菜、大葱等为主。蔬菜销售主要以当地市场为主,部分销往西安、黄陵、白水等周边县市。
(四)果业提质增效持续推进。
上半年,我市果业基地规模果基本保持稳定,矮化苹果、优质樱桃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已经成为水果发展的主要方向。据统计,今年春季,全市共栽植水果2.67万亩,其中矮化苹果1.59万亩。全市水果面积92.06万亩,其中苹果86.32万亩、樱桃1.31万亩、桃1.16万亩;水果产量1.27万吨,其中樱桃1.12万吨,桃0.08万吨。从销售价格看,大樱桃销售价格呈现前高后低态势。5月中旬露地樱桃上市后,据新区陈坪村樱桃交易市场统计:新区大樱桃平均零售价为17-18元/斤,受5月底、6月初雨水影响,樱桃出现裂果和果蝇,导致销售价格下滑。
二、生态保护及水利建设稳步推进
2017年全市计划造林12万亩,新栽干杂果2万亩,截止2017年6月30日,完造林绿化10.12万亩,占全年计划的84.3%。完成干杂果栽植1.99万亩,基本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4万亩,建设改造基本农田1.2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3.19平方公里,完成投资2.6亿元。
三、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今年,我市计划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重点项目719个,总投资10.3亿元。截至6月底,2017年5个示范片区的规划编制已全部完成,其中,2个通过区级评审市级备案,3个通过市级评审,80个创建村的规划编制已完成评审。开工项目670个,开工率90.3%。项目涉及道路拓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道路、广场、护坡绿化,其中绿化项目已全部完成,完成投资5.5亿元,完成总投资的53.4%。
四、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
2017年,全市计划脱贫人口8100人、退出贫困村43个。计划实施移民(脱贫)搬迁2763户,8535人(其中:中央下达计划:2041户,6000人)。截止6月底,全市开工建设移民(脱贫)搬迁安置房3530套(其中;易地扶贫搬迁2587),已竣工2294套(其中:易地扶贫搬迁1867套),累计完成投资4.04亿。
五、存在问题
一是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经营性收入受制于农业质量效益不高的影响,难以快速增长;加之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产业链条脱节等因素影响,农户增收难度不断加大。二是产业融合发展步伐相对缓慢。三次产业之间、传统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度不高,产业内部融合不紧密,产业链短等问题仍是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三是受市场波动影响部分农产品效益下滑。受市场影响,果菜价格下滑幅度较大,奶业消费市场疲软、生产成本上升、进口奶粉增加,奶价下跌,效益下滑和结构性卖奶难问题。
六、建议及措施
(一)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按照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果、畜、药、菜等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提升我市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积极推进标准化示范园区创建,促进果品提质增效。大力发展高效养殖和生态循环农业,培育引导肉羊、生猪、奶牛、蛋鸡四大产业联盟健康发展,加大铜川品牌宣传培育力度,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二)加快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条。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适度规模的标准化生产经营,推行多业态复合型、产村融合型等多种形式的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一二三次产业间的深度融合。积极搭建种养殖、加工和销售三方的连通平台,促进企业间利益联结。以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为着力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农村服务业,鼓励农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产地初加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农产品精神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培育经营主体,增强抗风险能力。
培育壮大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农村合作组织、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集约规模经营和全产业链开发,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桥梁纽带和组织作用,提升广大农户抵御市场波动风险能力。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建立健全推进农业保险发展的工作机制,逐步提高财政资金补贴农业保险保费的比例,规范农业保险补贴资金管理,提升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信息审核: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