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一、全省经济运行概况
4月7日,由省发改委方玮峰主任主持召开了全省发改系统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会上全省11个地市和韩城市、西咸新区发改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就各地市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汇报。从宏观面看,全省一季度经济运行呈现了“北忧中稳南平”的态势:陕北2个地市经济增速低位运行,预计经济增长3%左右;关中5个地市经济平稳开局、预期向好,增速处于8%—9.5%区间;陕南3地市经济总体平稳、稳中趋好,增速与去年基本持平。从各地市预计一季度经济增速情况看:西安7%、宝鸡8.5%、咸阳9%、渭南7%、延安3%、榆林3%、汉中8%、安康10%、商洛9.2%、杨凌9%、韩城10%。初步预计我市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增幅有望处于全省第一阵营。从全省主导行业运行情况看:呈现“农业基本稳定,投资稳中有升,工业缓中趋稳,财政收入微升,消费相对活跃”等特点,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向好。
二、全市一季度经济运行特点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上项目强后劲,调结构促转型,保工业稳增长,抓改革添动力,惠民生增和谐,全市经济稳中向好,开局良好。
(一)经济运行开局平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落实中省一系列调控措施,全力开展“冲在一线、干在实处,帮贫解困促发展”系列活动,通过向农村派驻第一书记、项目工地派驻专员等方式,动员干部进农村、下基层、进企业,全力促生产、稳运行。预计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估计省上评估会超过预期,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3个百分点以上。地方财政收入5.77亿元,同口径增长12.5%,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6.6个百分点,但非税收入占比较高,达到66.16%,结构性矛盾突出。从区县预计情况看,宜君、耀州、王益经济增势较好,预计分别增长12.5%、10%、10%;新区、印台经济个位数增长,预计分别增长8%、5%。
(二)固定资产投资稳中趋缓。牢牢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召开全市项目建设推进会、两次举行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全力抓开工、抓服务、促投资。预计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可实现49.72亿元,增长10.2%,低于去年同期11.1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投资情况看,一、三产投资下降,二产投资增加,预计分别完成投资3.16亿元、24.84亿元和21.72亿元,分别增长-14.1%、69.6%、-18.9%。从重点项目投资情况看,全市10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2.6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160亿元的14.1%。其中,57个续建项目已复工建设55个,完成投资16.4亿元;43个新建项目已开工建设21个,完成投资6.2亿元。30个重点推进项目完成投资15.7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1.7%。纳入省级考核的耀州农业设施大棚示范基地及光伏发电、美鑫自备电厂等6个项目完成投资8.49亿元,占年度投资任务的37.2%。从区县固定资产投资预计情况看,宜君、王益、印台、耀州投资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9.2%、28%、20%、16.6%;新区投资大幅回落,增速呈负增长,预计增长-38.9%。
(三)工业经济稳步回升。预计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实现37.42亿元,增长11.2%左右,增速较去年同期和上年末分别提高5和1.7个百分点,增速自去年4月后连续11个月稳步回升。从主要行业的运行情况看:传统产业增速放缓,接续产业加快增长,预计增加值分别增长8.8%和13%左右。从主要工业品产量来看:原煤、水泥、水泥熟料、电解铝、火力发电五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两升三降”。原煤产量565.87万吨,下降7%;水泥537.75万吨,下降5.9%;水泥熟料334.81万吨,增长27.7%;发电量14.68亿千瓦时,下降13.8%;电解铝1.88万吨。从区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情况看,宜君、王益、耀州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较快,预计分别增长13.8%、12.6%、11%;新区、印台呈个位数增长,分别为6%、3%。
(四)社会消费相对活跃。全域旅游战略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成功举办药王山庙会、玉华宫冰雪节,加之元旦、春节等节庆刺激,消费市场持续活跃。预计一季度,全市旅游总收入18.98亿元,增长17.74%,入境旅游人数346.7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1.4%;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可实现30亿元,增长10%左右,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零售总额预计可实现31.6亿元,增长13%左右,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
(五)发展预期逐步向好。在铜铝公司复产的带动下,一季度,用电量增速由负转正,全社会用电量7.75亿千瓦时,增长40.1%,其中工业用电量5.66亿千瓦时,增长57.6%。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5.6%。存贷款结构不断优化,存款465.27亿元,贷款149.26亿元,存贷比3.1:1,较去年同期3.5:1,提高了0.4个百分点。物价指数101.2%。
三、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增长的基础不牢固。由于铜黄高速、铜旬高速等重大项目陆续完工,跨地市投资大幅缩水。后续重大项目接续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缺乏重大项目支撑,一季度,全市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73个,较去年同期减少39个。
(二)工业经济面临严峻挑战。支柱产业运行质量下降,效益下滑。煤炭行业持续低迷、需求不旺,价格较去年下降30元左右,降至160元,下降15%左右,成本在200元左右,企业亏本销售,流动资金不足;水泥行业实行“限产保价”,我市的满意、药王山等水泥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生产线不能满负荷运行;房地产市场低迷,生产、销售、建筑等关联企业形成连环套,企业经营日益困难;铝厂240台槽子,仅有120台生产,每吨铝1.1万元左右,距离盈亏平衡点1.4万元,每吨成本倒挂0.3万元,加之优惠电价3月底已经到期,直接影响我市铝业下一步发展。支柱产业贡献率下滑,接续产业体量小,贡献不足。
(三)供给侧改革任务繁重。目前,深入推进以“三去一降一补”为内容的供给侧改革,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省政府初步制定的《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化供给优化需求进一步推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意见》,共有27条,涉及诸多方面、诸多部门。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我市目前已经建立了供给侧联系会议制度,面对煤炭行业经营困难,水泥市场库存增加,房地产市场“高库存、低需求”等不利局面,如何摸清家底,稳妥推进供给侧改革,我们的任务繁重而艰巨。
四、工作建议
(一)定目标,强调控。建立健全“四个铜川”考核指标体系,细化分解年度、季度目标任务,夯实责任主体,明确时序进度,强化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及时把握经济运行发展态势,做好对工业、投资、消费等领域的全程监测,密切关注支柱产业生产经营情况,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抓项目,促投资。一是紧盯国家政策动向,加大中央投资和专项建设资金争取力度,加快推广PPP模式,提升项目融资能力,切实保证项目建设资金及时到位。积极争取我市开展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市。二是强化项目督促检查,落实好项目建设“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制度,一月一检查,一季一通报,采取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的方式跟踪督办,切实增强项目推进合力。三是对已复工项目加大推进力度,争取早日投产达效。对尚未开工的项目,逐一研判,集中解决项目复工前存在困难和问题,确保7月份所有拟新建项目全部集中开工建设。重点抓好华能电厂二期及铁路专用线、西榆城际铁路、薛家寨-照金旅游观光小火车、铜川煤矿采空区光伏电站等重大骨干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促尽快开工建设。加快美鑫动力站项目建设步伐,确保4月底并网发电。四是积极策划包装一批符合政策的项目,编制好三年项目滚动计划,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中省盘子。同时认真梳理各类活动中的签约项目,下大气力做好招商项目的跟踪落地建设工作。
(三)稳工业,保增长。一是做好产销供需衔接。积极开展主要工业品产销对接活动,加大煤炭、水泥就地转化利用,加快构架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循环发展。二是加强工业运行调度,按照“精煤、活铝、强电、优水泥”的思路,抓好重点企业的协调服务,实施“一对一”差异化的企业帮扶措施。加大对东铭、铭帝等发展良好的企业扶持,进一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与西飞铝业的合作,尽快落地实施董家河西飞铝深加工工程,提升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对陶瓷、医药等发展前景好的产业,在要素保障、政策支持上给予倾斜,促进其快速发展;加快发展光伏发电和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提高接续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三是加大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力度,积极做好申报手续完善工作,将陕西美鑫、正大商业广场等项目尽早纳入统计,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以上。
(四)挖潜力,扩消费。一是加大财税、金融、社保支持服务业发展力度,挖掘服务业发展潜力,做好限上服务业企业培育工作。二是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加强照金香山、药王山、玉华宫、陈炉古镇等景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外围环境。按照A级景区标准,抓好申河、马咀、哭泉等乡村旅游发展。积极推进王石凹煤矿和耀县水泥工业遗址建设,大力发展工业文化遗址游。三是加快建设美佳华、恒源太阳城等重点商贸项目,推动商贸业发展;建立完善物流仓储体系,加快推进美鑫西北耐物流园、中食铜川冷链物流园、海博综合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四是结合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能的实施意见》,制定我市的具体实施办法,加快关庄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抓好铜川电信公司农村电商试点工作,加快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一村一品”农特产品网上销售,建立覆盖农村的电子商务平台和服务网点。
(五)强供给,调结构。一是充分发挥铜川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功能,摸清产能家底,加快产业重组,妥善处置“僵尸企业”,切实做好“三去一降一补”为内容的各项工作。结合中省精神,尽快出台煤炭去产能实施意见,关闭破产一批严重资不抵债、缺乏竞争力的企业,促进煤炭企业整合重组、就地转换。积极推进房地产“去库存”,全面实施“购房落户”政策,鼓励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举家落户,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实现公租房货币化。二是加快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降低企业税费负担。适当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付比例,降低社会保险费用,帮助企业降成本。三是瞄准市场需求,紧盯产业和科技发展方向,大力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特色旅游产业,促进供需有效对接。
(六)抓民生,促共享。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扶贫工作任务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确保今年2.1万贫困人口脱贫。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做好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验收工作。全面完成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好十三年免费教育,推进铜川职业技术学院二期项目建设。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开工建设铜川全民健身馆及体育馆,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完善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信息审核:云丰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