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铜川工业低位开局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 发布时间:2017-03-24 16:27

  1-2月铜川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在上年新增企业的带动下勉强维持增长,但地方矿停产、水泥产能政策性受限等因素对工业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过大,工业稳增长压力较以往困难更大,工业经济开局低迷。

  一、当前工业经济情况

  (一)总体完成情况

  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8.47亿元,同比增长3.3%,虽连续两个月保持增长,但增速较上年同期水平还是下降7.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22.2亿元,增长0.6%,增速较上年同期水平下降10.4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省末位。

  (二)主要行业运行情况

  1、煤炭行业缺口过大:虽然陕煤铜川矿业公司、陕西崔家沟煤矿等中省企业得益于行情涨势,产销水平均较同期大幅提高,但另一方面,由于地方煤矿基本处于停产状态,高抬的基数对行业整体增长造成了巨大压力。价格方面煤炭均价340元左右,虽较上月下降5元,但仍较同期增长70%以上。1-2月该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3.8%。

  2、水泥行业亟待复产:受春节假期影响,总体生产不正常,熟料生产线依然停产,产销水平萎缩。价格近期较为稳定,分标号不同,价格在180元-250元/吨的水平。2月末部分熟料生产线已进入复产阶段,但于前两个月工业经济已无贡献。1-2月水泥行业所处的非金属矿物制品大类行业在陶瓷制品和耐火材料的高速增长带动下,总体保持了12.8%的增长,但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这一中类行业自身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7.9%,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9.6%。

  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稳中有升:铜铝生产正常,产量与上月相当。铝价格在13200-14000之间波动,2月末价格为13600元,较月初略提高300元。1-2月该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为78.7%,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4.2%。

  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贡献突出:风能、光伏、水力等多种产能的加入有效弥补了华能铜川照金电厂发电配额不足对行业造成的下拉影响,1-2月该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70.6%,其中电力生产增长73.4%,电力供应增长55.1%。

  5、其他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食品制造业1-2月工业增加值增长101.2%;医药制造业增长45.5%;装备制造业增长27.5%。

  (三)主要工业品产出情况

  1-2月在统的43个主要工业品中,产量同比增长的有25个,下降的有18个。主要工业品产品产量方面:原煤335.02万吨,同比下降6%;水泥276.1万吨,同比下降19.6%;水泥熟料79.62万吨,同比下降58%;电解铝2.53万吨,同比增长97.3%;发电量11.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9%。

  二、工业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一)从企业运行总体看:由于近年来没有带动性强的新企业或新产能的加入,全市工业企业基本进入增长瓶颈,“天花板”已经凸显。从204户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速分布区间看,增速在10%以下的企业有124户,占比60.8%,且多为煤炭、水泥等产值较大的企业;10%-30%的36户,占比17.6%;30%-50%的8户,占比4%:其余17.6%的企业增长在50%以上,但多为规模小,基数低的企业。

  (二)从行业看:以煤炭、水泥为代表的主要行业受地方矿停产和“错峰生产”等方面因素影响,缺口过大,其他行业无法弥补。除煤炭以外的其他行业1-2月贡献了3.03亿元的增加值增量,但由于煤炭行业较同期减少2.92亿元,可以说,煤炭行业一个行业就对冲了所有增量,造成总体增加值增速大幅下滑。

  (三)从工业品实物量产出看:我市主要的产品产量生产支撑不了工业经济增长。原煤产量同比下降6%;水泥产量同比下降19.6%;水泥熟料产量同比下降58%;膨化食品产量同比下降36.5%;石灰石产量同比下降73.1%。

  (四)从后续项目支撑看:新增企业(建成项目)偏少,从区县反馈的情况看,2017年新增企业(建成项目)较2016年明显偏少,且规模都不大,从目前收集到的情况看,能够产生一定影响的项目仅有马泉油页岩、国华风电宜君部分、昊维二期等为数不多的企业(项目)。1-2月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4%(同期增长41%)。

  三、几点建议

  (一)首要任务抓复产

  地方矿停产带来的巨大基数压力是目前工业经济低迷的首要原因,各相关部门要帮助企业尽快完成复产验收,促其在3月份数据上有所体现,从而减轻对工业经济总体造成的下拉不利影响,

  (二)一户一策抓稳产

  一是要针对声威、旺旺、中环等产值同比下降的重点企业了解下降原因,帮助企业实现增长;二是要帮助水泥企业在“错峰生产”结束后迅速进入“状态”,保证企业产销平顺;三是要引导中小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激发企业生产活力。

  (三)毫不松紧抓新增

  一是加大帮扶力度,确保上年新增企业今年生产能够尽快进入正轨,为全市工业经济做出贡献;二是针对今年新增企业(项目)少的现状,要求建成企业尽早尽快入库,早做贡献,确保一季度至少有3户企业入规纳统。

  (四)部门协同抓调度。

  一是加强运行监测调度,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解决;二是加强生产要素保障调度,为企业生产提供良好外部条件;三是加强企业产销衔接调度,通过各种平台推介“铜川制造”,帮助企业产销顺畅,生产规模有序扩大。

网络编辑:发改委综合规划科
信息审核:云丰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