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职能作用 争做五个先锋 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提速发展

来源:发改委 发布时间:2011-02-21 10:12

发挥职能作用   争做五个先锋

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提速发展

铜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靳贤孝

    近年来,全市发展改革系统充分发挥参谋助手和经济综合协调管理职能,紧紧围绕“抓项目、争资金、促发展、重调控”四大主线,一心一意搞建设,齐心协力谋发展,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已连续八年位居全省前列。到“十一五”末,生产总值达到187.73亿元,年均增长15.6%,高于规划目标2.6个百分点,是“十五”末的2.69倍,人均生产总值达2.2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92.4亿元,年均增长24.2%,是“十五”末的3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12.8亿元,是前十个五年计划总和的1.8倍。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8.28亿元和13.75亿元,年均增长35.3%和35.4%,提前三年完成了规划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亿元,年均增长1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884元、4789元,年均增长21.9%、18.5%,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为民服务零距离”活动动员大会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提出了“提速发展”的新要求。全市发改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全市“为民服务零距离”活动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真抓实干,乘势而上,争做五个先锋,全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提速发展,确保“十二五”高点起步、良好开局。

    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争做解放思想的先锋。解放思想是创造性实践的先导,是提速发展的前提。回顾我市连续八年快速发展历程,解放思想是根本。发展改革系统是经济发展的综合协调部门,处在经济发展前沿地带,思想解放的程度,影响着经济运行的速度和质量。在推动铜川提速发展的进程中,要争做解放思想的先锋。一要树立开放意识。学会算大账、看长远,凡是能够促进铜川发展的事情,都要大胆引进,去粗求精,去伪存真,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以开放的心态、开放的思维,探索铜川新的发展模式,提出新的发展举措。二要树立科学发展意识。坚决摒弃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和做法,采取超常规的思路、开拓性的办法,努力实现铜川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要注重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科学分析和全面认识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提高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三要树立赶超意识。围绕“十二五”发展新目标,进一步坚定信心,从全局战略高度来审视、谋划铜川的未来发展,准确分析铜川在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问题,真正强化“跳起来摘桃子”的赶超意识,以超人的胆识和超常规的举措,推进全市经济社会提速发展,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二、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争做转型升级的先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我市“十二五”发展的主线,更是提速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树立“绿色、低碳、循环”的理念,按照依托资源,突出特色,彰显优势,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思路,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要优化产业结构。把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作为转型的根本,不断改造提升铝业、煤炭、水泥、陶瓷、果业等传统产业,发展壮大电力电源、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旅游等接续产业,培育照明、光伏、生物柴油、新材料、商品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发展型转变。二要坚持走集约化发展之路。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模式,加快新区南部、坡头、黄堡、董家河、惠塬、顺金、王家河、彭镇八大工业园区建设,努力使每个园区形成一到两个主导产业的产业聚集区。大力发展煤电、铝业、水泥和接续产业四大产业集群,着力打造能源重化工、现代建材、铝工业和农产品加工四大产业基地。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业、农业和社会服务三大循环经济体系,积极创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按照产业链延伸、集约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强化煤、电、铝、水泥、陶瓷联产联营互动发展,不断加强产业间协作,推动产业联动,实现资源深度综合开发利用和多层次转化增值。

    三、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争做提速发展的先锋。项目建设是促进提速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把项目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把保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每一项举措和强基础、增后劲、抓改革、促开放的每一项工作,全部落实到一个一个项目上,以项目建设的提质增效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要加大项目开发力度。要紧盯国家的投资重点,抢抓机遇谋项目,主动出击争项目,精心策划抓项目,加大对上衔接项目工作力度,争取我市更多的项目列入中省计划盘子,力争全年争取中省政策性资金8亿元以上。牢牢把握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树立转型理念,包装一批我市主导产业后续深加工项目及新材料、LED光源等高新技术项目;围绕推进西铜同城化发展,包装一批具有铜川地域特色的休闲、旅游、物流等第三产业项目,吸引西安及周边消费群到铜川消费。做好“十二五”重点项目的策划、包装和申报工作,确保在库项目数量滚动保持在500个以上。二要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突出抓好80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91.2亿元。争取凤凰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声威2500吨特种水泥生产线、陕汽铜川汽车零部件加工基地等23个项目建成或投产达效;照金-香山景区、延大铜川校区等15个项目完成计划进度;力争北市区垃圾处理、陕西体育专修学院、铜川体育会展中心等33个项目开工建设。三要加大项目的申报力度。围绕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重大骨干项目,采取超常规方式,加大跑部进厅力度,争取华能铜川电厂二期、国电热电联产、大唐国瓷园、国家级丹霞地质公园、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尽快获准,尽快实施,推动全市经济再上新台阶。

    四、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争做为民服务的先锋。改善民生是提速发展的终极目标。要把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一要加快实施民生十大工程。认真编制2011年民生十大工程实施方案,实施好1159个民生工程项目,完成20个城市社区、60个农村社区服务体系项目建设任务;完成46所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30所中小学生活设施改造任务;完成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50家农家书屋、190个村应急广播室建设任务;加快新区医院二期、新区朝阳小学、印台和柳林敬老院等项目建设,使全市人民能够享受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二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推进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年新开180万平方米,安置困难群众8000户。推进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000人,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三要强化节能减排工作。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对铝冶炼、水泥、煤炭、电力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改造和管理,落实工程节能、技术节能和合同能源管理三大措施,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节能,努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四要扎实做好千名干部下企业包项目工作。认真落实全市“为民服务零距离”活动动员大会精神,扎实做好千名干部下企业包项目工作,推动全市“为民服务零距离”活动向纵深发展。同时,带头转变作风,带头驻村入户,带头结对帮扶,带头包抓重点项目,扑下身子解决实际问题,争做为民服务的先锋。

    五、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争做改革创新的先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推动铜川提速发展的有力保障和动力源泉。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一要深化体制改革。尽快出台《铜川市2011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协调指导全市各项改革实现新突破。同时结合医改职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做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建设,稳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试点,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二要创新工作机制。尽快修订完善《铜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规划》等,创新规划实施机制,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结合“十二五”发展重点,尽快起草完成《铜川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决定》,使我市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结合投资职能,在全市发改系统广泛实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等制度,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效能。对手续完备的各类项目,必须做到一日办结。认真落实“三位一体”包联责任制,继续坚持“周协调、月考核、季兑现”制度,千方百计落实建设条件,加大督查力度,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提速发展。三要强化经济运行职能。明确责任,分解落实好年度目标任务和考核指标,认真做好经济运行预测预警和研判分析,加强对重点领域的全程监测,准确判断经济走势,有效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当好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参谋助手,确保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走在全省的前列。

 

 

--- #turnpageflag# ---
网络编辑:发改委管理员
信息审核:admin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