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服务保障  力促经济增长——铜川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来源:综合规划科 发布时间:2022-11-04 17:35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运行中的超预期因素、内外部挑战、多重性压力,铜川市全面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统筹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扎实推行一线工作法,持续开展“三送一促”活动,深入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强化助企纾困和经济运行调度,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

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严格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健全完善疫情防控联防联控机制,建立“一办十组六专班”工作体系,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工作应急预案,认真落实人、物、环境同防措施,严格闭环管理要求。坚决果断处置突发疫情,全力做好生产生活物资保供保畅和各类服务保障。建立经济稳增长、项目谋划、入规纳统3个工作专班,成立8个督导组,坚持每周督导经济稳增长工作。细化三季度经济稳增长78条任务清单,压实各区县各部门稳增长责任。前三季度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9%,较上半年回升2.5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六。

二、强化政策落实保市场主体稳大盘。先后印发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紧急通知、确保“开门红”实施意见、加快复工复产13条、金融支持稳增长等措施。在落实落细一季度经济稳增长工作意见基础上,及时出台稳住经济增长46条政策和26条接续措施,结合实际增加项目奖补、弹性供地、简化审批、旅游业恢复等7条措施,市级有关部门配套出台实施细则。精准打好“降、免、退、缓、贷”组合拳,采取国库先行垫付方式,提高退税时效。截至9月底,存量增值税留抵退税全部落实到位,增量增值税留抵退税按规定稳步推进。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税收减免、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免、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税费缓缴等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全市减免1073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976.24万元。建成15个“四贷促进”金融服务站,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长23.45%。培育市场主体8032户,其中企业3642户,月度新增“五上”企业23户。

三、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生产。出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保产业链供应链促经济平稳运行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行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白名单”制度,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铝及铝合金产业链精深拓展,山河丽、陕建铭铝建成投产,东盛昌航空铝合金、安泰再生铝等项目加快建设,铝基材料向板带、线材、型材、特种用材等多个领域细分。汽车装备配套产业链向全系业态发展,产业链企业达到15户,德沃智达、卡美特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10个项目加快推进,特必克、赛骏专用车等项目纳入省级产业链专项支持。新兴产业聚集成势,天策碳纤维项目加快建设,航天科技165所宇航新动力试验基地落地开工,宇腾光电新材料项目试车成功,凯立稀贵金属、铟杰一期扩产等项目加快推进,铜川成为全省光电子产业链重点地级市。数字经济产业园加快建设,全市新增数字经济市场主体119户。冀东铜川公司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新型建材及先进陶瓷产业链规上企业79户。秦诺宁康、康旺生物等9个项目加快建设,中医药关联企业62家。1-9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较上月提高3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七。

四、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扩有效投资。扎实落实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年要求,加强项目全周期、清单化推进,精心组织重大项目集中开工2次、观摩2次。出台前期费补助等激励措施,加强重点项目用地保障,闲置土地处置成效明显,国家计划单列2000亩用地指标,省级配套1000亩指标支持我市项目建设。发展改革系统争取到位中省预算内资金7.18亿元;发行专项债券项目37个,发行金额24.4亿元;4个项目获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基金1.88亿元;申报制造业等领域中长期贷款项目99个,29个通过国家审核,贷款需求22.1亿元;申报部分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项目28个,6个项目通过国家审核,融资需求2.2亿元。二季度高质量项目建设排名全省第4,省级奖励我市200万元。目前140个市级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完成率90%。1-9月全市施工项目994个,较上年同期增加257个;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较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七。

五、多措并举促消费拓外贸畅循环。出台服务业纾困政策措施,建立限上商贸企业包抓机制,市区县联动开展“三送一促”活动,坚持按月开展专项调度,协调解决经营难题300余项,开展惠民促销活动100余场次,出台鼓励户外经济、夜间经济恢复政策措施,开展“乐购铜城·悦享生活”电子消费券发放活动,分为“夏之阳、秋之韵、冬之暖”三大主题促销。我市被商务部列为全国第二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加快旅游恢复,实施“引客入铜”补助政策,举办“夏一站 醉铜川”文旅消费季暨首届夏季达达美食音乐文化节,积极培育文旅服务新业态。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较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三。为外贸企业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保障我市进出口企业,并对保费予以全额补助,组织企业参加RCEP协定培训等活动。新增外贸备案企业13户,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2.37亿元,增长34.7%。

六、统筹区域协调促进高质量发展。耀州组团纳入西安都市圈规划,会同西安等地市编制西安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5年),统筹推进“三全”公共交通体系。关中平原城市群跨区域通办公共服务事项由29项增加至44项,城市群住房公积金协同发展合作取得实质进展。建立重点区域共建共享协调发展机制,新耀协同、王印协同发展步伐加快。紧盯首位产业培育发展、产业园区提级扩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县城建设4个重点领域,积极争取中省支持,王益区入选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宜君县列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耀州区纳入全省“一区一策”支持范围,宜君县荣获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前十县,印台区、王益区荣获全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前五区,落实省级县域经济专项资金5900万元。

七、切实保障改善社会民生增福祉。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村人口防返贫集中排查全覆盖。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累计投入就业资金9570.71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7亿元,1-9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146人。前三季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3%、6.5%,均居全省第三。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开工在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17所,严格落实“双减”要求,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有力有序推动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秋季开学新增学位490个。举办陕西省高山滑雪公开赛等体育赛事活动11项。梅七铁路电气化改造主体完工,西延高铁铜川段建设调整方案获批,铜川站场规模由2台4线增加到3台7线。海绵城市建设加快实施。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127个。新区城区31条街道3382个公共车位纳入智慧停车管理,“停车难、停车乱、行车堵”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八、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环境。秦创原铜川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深入,国家高新区加快创建,铜川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家。抢抓全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机遇,与西安理工大、西北大学等签订成果转化协议。实施“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扎实开展耀州区“标准地”改革试点,全面推行“增存挂钩”机制,消化2017年以前批而未供土地1187亩。将84项公共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带方案出让土地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40天,压减31%。惠塬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省级特色产业园。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政企互通数字赋能用电报装、创新创贷机制支持创业2项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纳税、办理破产、劳动力市场监管等6项改革举措在全省推广。

 

网络编辑:综合规划科
信息审核: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