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气象局与市政府签署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合作协议

来源:转型办 发布时间:2012-03-27 09:32

    3月13日,铜川市政府与省气象局共同推进铜川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合作签字仪式在新区举行。省气象局局长李良序与市长王莉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省气象局副局长谢双亭、市委副书记张应龙分别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峰智、市政协副主席靳贤孝等出席,副市长曹远勃宣读合作协议。
    合作协议明确,通过双方合作,重点提升我是气象灾害监测及预报预警和心系发布能力、气象为农服务能力、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服务城市发展能力。到“十二五”末,使铜川气象事业整体实力位居全省先进行列,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达到全省一流。力争实现气象灾害监测准确率达95%,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时效提前1小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城乡公众覆盖率达95%以上。人工防雹增雨面积扩大30%,有效减少冰雹灾害损失。每个农民每年免费享受到至少10元的气象服务。农村因气象灾害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减少30%,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为铜川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公共安康提供优质、可靠的气象服务。“十二五” 期间,重点实施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渭北人工影响天气区域联防和协同作业系统以及城市、旅游、交通气象服务工程建设等四项工程,建设总投资规模4800万元,原则上按照省、市、县3:1:1的比例尽享投入。
    张应龙就铜川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做了介绍。他说,近年来,在省气象局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气象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初步建立,气象灾害监测能力,预报预警能力、气象服务能力及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升;气象现代化建设、基层台站实力、自主科研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公共气象预报预警及服务种类齐全,建成了多渠道的气象信息发布手段,实现了气象发布的广覆盖,为铜川防灾减灾、农业生产、重大活动开展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决策依据。特别是在近年来的防汛抗旱期间,气象工作做到了预报准确,预警得力、服务及时,使铜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为铜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省气象局与我市合作协议的签署,使双方的合作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我们将以这次合作为新的契机,进一步加大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不断的提高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全方位提升工作水平,为铜川经济提速转型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目标做出新贡献。希望省气象局更多地关注铜川、支持铜川,在项目建设、气象现代化及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方面给予铜川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谢双亭指出,省气象局与铜川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既是落实国家气象局与省政府共同推进陕西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合作协议的具体行动,也是进一步搞好才气象工作的需要。铜川的气候有很明显的独特性,做好铜川气象工作,不仅是对铜川,而且对整个渭北地区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铜川正处在资源型城市向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强铜川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既符合铜川经济社会提速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切身利益。省气象局将按照合作协议的要求,把铜川作为山西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点城市,从资金、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铜川市气象部门要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努力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以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立足于铜川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的现实特征,立足于市委、市政府的现实需求,努力做好协议各项工作的实施,为铜川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气象服务保障。

--- #turnpageflag# ---
网络编辑:发改委管理员
信息审核:admin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