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 ——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0-09-16 16:00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二)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

——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也是其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事关脱贫攻坚工作全局。

从秦巴山区到黄土高原,从汉江两岸到黄河之畔,“十三五”以来,三秦大地上一场改变数百万人贫穷命运的大迁徙生动上演。84.4万农村贫困群众告别“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荒凉大山,迁向城镇、园区开启各自崭新的人生。加上“十二五”易地避灾搬迁、生态搬迁,过去十年,陕西316.09万人摆脱险境、困境,搬出大山。

搬迁规模之大、搬迁对象贫困程度之深、工作链条之长、实施难度之大,前所未有。接近全省十分之一的常住人口,成为这场浩大迁徙的见证者和受益者。

一户人的变迁,是生活的改变。百万人的搬迁,则是让发展更加平衡,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注脚。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大数据

2016年以来,全省易地扶贫搬迁总计建设2116个集中安置点,涉及24.9万户84.4万人;

同步搬迁16万户54.2万人,加上“十二五”时期全省移民搬迁人数,十年间,共计搬迁316.09万人;

全省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0.65万人,公益性岗位在岗贫困劳动力3.02万人;

建设新社区工厂601家,培育就业扶贫基地134家,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06万人;

省内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19.84万人;累计培训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劳动力12.28万人;

全省有701个安置点配建了标准化厂房,1104个安置点配建农业产业园,238个安置点配建文旅产业园,1008个安置点配建电商中心。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

——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生计驱使,21岁的安康市汉滨区白垭村姑娘王婷婷,在离家1000多公里外的深圳漂了3年,上过流水线、跑过业务、当过文员。

“楼下科技公司在招人,要不你回家试试!”2018年底,易地扶贫搬迁到红升社区的母亲给王婷婷打了一个电话。父亲早逝,母亲年迈,弟弟还在读书,如果没有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一家人还住在白垭村5组山上的老房子里。

“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谁还愿意背井离乡?”王婷婷不禁心动。趁着过年回家,她到楼下的银雁科技公司“考察”了一番。这是一家承接某国有银行信息凭证录入扫描等业务的公司,员工大部分都是“90后”。其中不少人跟自己一样,刚从外地回来。

“靠谱!”王婷婷下定决心,留乡发展。

贫穷与就业机会匮乏相伴而生,而贫穷往往有更复杂的问题。王婷婷的家乡已经与贫穷战斗多年,受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威胁的贫困村民,曾经很难安居。

搬出大山,是很多群众唯一的脱贫出路。但离开养活了祖祖辈辈的田地,丢下了背筐、锄头,易地搬迁户靠什么养家糊口?

新的就业机会显得尤为急迫。

留在社区的人,有班上

过完年,王婷婷在楼下的银雁科技上起了班。

与毛绒玩具、电子加工厂不同,银雁科技对员工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一分钟需要输入数字200个,按照录入的快慢和准确度发工资。

最初,王婷婷也在一线录入数据。3个月后,她向领导申请转岗。选择回乡,除了可以省掉外出打工的租房费用,她更看中的,是相对稀缺的年轻人在这里拥有更多机会,发展空间更大。

如今,她已是银雁科技红升新社区工厂的行政主管,去掉五险之后,到手工资约4000元。“和我在深圳的工资差不多,但我现在吃住都在家里,还能顾上家里。”

春末夏初时节,安康市汉滨区农村的山间却仍有浸透衣衫的凉意,但银雁科技却在满负荷运转。疫情刚过,宅在家里多日的年轻人迫切需要上班挣钱。

刘明正家2016年从龙泉村搬到财梁社区,去年他考上了大学。今年初的疫情让他无法返校,平时就是上网课。银雁科技恢复正常运转后,他来报名干了兼职,想趁着空闲时间挣点钱,在锻炼自己的同时减轻家里的负担。

他姐姐刘明超,也从外地回来,到了银雁科技务工。社区的新工厂,让长期不在一起的家人团圆了。

如今,在高峰时期,公司可同时容纳80人在一线录入数据,有15位搬迁贫困群众长期在此务工,月工资平均3500元。

易地扶贫搬迁,成千上万的农民群众从大山深处搬到城市,为了让这些群众有保障,承接搬迁群众的社区需要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事实上,陕西在易地扶贫搬迁之始,就提出“先业后搬,以业促搬。”

平利县的药妇沟社区,是安置550户1724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融合社区,紧邻平利县城和县工业园区,在建房规划时针对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搬迁对象,一并在一楼规划了2500平方米厂房,通过招商引资,目前发展社区工厂4家,带动200余名搬迁群众就近就业。

2016年,远在深圳打工的汉滨区松坝社区居民李建军,响应了帮助和带领搬迁群众就业发展的号召。

在干部们帮助下,李建军的安康欧立科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启动顺风顺水。“是政府的招商优惠政策和‘保姆式’服务吸引了我回家乡创业。”

为了鼓励投资商到搬迁社区建厂,政府为企业提供免除3年房租的厂房;水、电费全额补贴3年。只要企业有困难,一个电话,区就业局工作人员就上门服务。

2018年初,刚搬到松坝社区的陈代娇,在李建军的工厂报了名。经过培训的她,成为厂里一名员工,每月能挣2000多元。

陈代娇家过去住在社区旁的山上,全家6口人,父母体弱多病,丈夫外出打工,为了照顾两个年幼的女儿,她在家脱不开身。如今,楼下的工厂不仅让她有了事干,有了钱赚,还守住了家,管住了娃。

搬得出还得稳得住,就业是最大的抓手。

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进新居之后的就业问题,各地相继创新出台了许多就业扶贫模式,“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扶贫新社区工厂就是其中之一。

新社区工厂在以安康为代表的陕南地区,迅猛发展。这类新社区工厂普遍建在搬迁社区里,相对就业门槛不高、工资相对稳定,妇女和稍有劳动能力的中老年人都能参与,群众每个月在家门口上班就有2000元以上收入。

疫情期间,不少工厂开工受了影响,从丹凤县孤山坪村搬到竹林关镇丹水社区的王秀芹,收入却翻了好几倍。

2017年搬下山后,大儿子去当了兵,小娃还在社区上小学,已在社区正式运转的商洛鹤秦服装厂给了她就业的机会。因为离得近,只要家中走得开,她都会到服装厂上班,每月平均工资2000元。

平时,鹤秦服装厂主要生产军装、特种服装、帐篷。今年2月,工厂响应号召,连夜生产紧缺的防护服,员工最多时达到350人。

受供求和人工劳务费影响,生产防护服的员工工资大幅上升,连续两个月,王秀芹每天工资五六百元,月工资接近2万元。

就业的机会、收入的上升为搬迁群众带来更多保障。出去打工的群众回乡也有班上,除去开支,拿的不比外边少,一度让社区干部头疼不已的部分新搬房空置问题迎刃而解。

鼓励创业,不落下一个困难群众

拉上头一天编好的竹制笼子、簸箕、筛子、背篓,骑着残疾人电动车,从丹凤县土门镇高峪村山上的老屋到镇上售卖,彭海朝记得,有时一整天也卖不掉几件。

他没想到,几年之后,会在竹林关景区旁开起竹编工作室,不仅竹编农具不愁卖,新开发的竹编工艺品更是走俏,月月收入有了保障。

商洛市丹凤县竹林关镇,因盛产竹子而得名。2018年,远近闻名的竹编“能人”彭海朝搬到了丹水社区,并作为“特殊人才”被吸纳进扶贫新社区工厂。镇上为他免费提供宽敞的工作间、休息室和厨房,鼓励他将竹编手艺发扬光大,带教徒弟。新社区工厂的电商运营中心把他的竹编产品在网上销售,一个月平均收入3000元。

因为紧靠景区,丹水社区的群众就业多了不少门路。今年年初,社区请来网红对有意向直播带货的居民进行培训,依靠成立的新社区工厂农特产品运营中心,重点推广石磨杂粮、桃花产品、竹制品以及其他农特产品,拓展土特产品销路的同时,让赋闲在家的搬迁居民有了新的就业方式。

陕西的易地搬迁,特别显著的特点是在安置与后续发展上紧密结合,各施其法,在营造生活和发展新天地时,各搬迁点都有亮点。

渭南市临渭区阎村镇双创家园,在省上靠近城市、集镇、园区和中心村的“四靠近”规划之外,还因地制宜做了加法,同时靠近旅游景区。

“靠近”是为了解决群众就业,方便群众就地务工、自主创业。因此,搬到双创家园的503户2047人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有了更多选择。

新社区除了依托县城,还紧邻工业区,充分考虑产业配套的措施。临近的旅游景区和产业园区,可以为移民安置区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实现产业配套,保证搬迁群众可以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每天傍晚,双创家园的临景区街道边,王朋飞推着“广州肠粉”的三轮车出摊。他曾是阳郭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18年12月搬迁到阎村镇双创家园。

搬到社区之前,他一直在外地的电子厂打工。2019年初,看到有人在景区边上摆摊,他也开始试着干,随着人流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尤其是在夏季,他一天摆摊收入三四百元。妻子白天还有社区的公益岗位,每月1200元。

养育孩子,照顾父母,王朋飞这份收入已没有问题。和他一起依托景区摆摊的双创家园搬迁群众,有近50人。

“搬得出”之后,如何实现“稳得住、能致富”一直是移民搬迁的难点和重点。群众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再漂亮的房子也待不久。

今年以来,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成为市县两级党委政府抓的“头号工程”。安康市委1号文件的内容,就是关于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特别强调了引导帮助搬迁群众就业创业的紧迫性。

对于县级党委政府,落实后续扶持政策,牵动易地搬迁全局工作。所以,石泉也将后续扶持发展列为县委1号文件。

“石泉县的新社区工厂,不仅有毛绒玩具,还有电子厂、轻钢制造厂,可以解决男工;要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就业;鼓励优质创业和网红带货。后扶工作的关键在于就业。”石泉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仁康说,完善“三业增收”,不落下一个困难群众。

在帮扶干部帮助下,石泉县池河镇西苑社区居民邓永舟,开起超市当上了老板。

2009年,刚30出头的邓永舟遭遇一场车祸,导致左腿截肢,左臂神经受损失去知觉,之后妻子也离他而去。在那一年,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让邓永舟几乎丧失了生活的希望。

2016年,邓永舟被纳入低保户,又享受扶贫搬迁政策,从池河镇顺风村搬到池河镇西苑社区,住进了楼房。想着集镇人口多,邓永舟鼓起勇气在社区租一间门面,尝试做生意。

为了鼓励搬迁群众自主创业,石泉县在规划搬迁社区时,提前预留一楼的房子做门面房,鼓励群众购买出租,自主创业。

看准社区的空白,邓永舟开了家蔬菜水果超市,但需要的资金和地方就比较大。社区干部帮他申请贷款,并租到200平方米的门面房。超市有固定的客源,就有了稳定的收入,2019年,邓永舟顺利脱贫。

为鼓励搬迁群众创业,各市县出台相关政策,将各种创业、就业的扶持措施,优先向搬迁的贫困群众倾斜。引导支持有一定文化和技能,有一定经营能力的搬迁农户自主创业,对搬迁群众自主创业的,在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按规定予以减免优惠。

这让摆摊的王朋飞有了扩大经营的信心。因为双创家园靠近工业园区,他寻思再摆个早点摊,给园区工人卖包子豆浆,再多挣一份钱。

换一方水土,天地更加广阔

曾经有人担心,这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出来的群众是贫困程度最深的群体,老弱病残、观念落后、技能单一、自力更生能力弱……在经济不很景气,城市就业压力本就很大的形势下,让他们离开土地重新就业,还要在新的就业中发展致富,可是难上加难。

对此,陕西早有先见。搬迁的同时,全省范围内凡是有搬迁安置任务的地方,都要在搬迁群众就业创业培训上下功夫。

侯伟兰是搬到延安市安塞区聚福园小区的易地扶贫搬迁户。“没搬前,总害怕离开了土地,自己没有一技之长,没办法过日子。”哪知道刚搬进社区,区就业局和社区就组织有学习剪纸、农民画意愿的群众免费学习技艺。侯伟兰参加培训15天,每天还能领50元的补助。

经过系统学习,60岁的侯伟兰在楼下“剪纸就业扶贫工厂”内有了一份收入。2019年,依靠剪纸这门手艺,她挣了6000多元。

为了增强搬迁劳动力的创业就业能力,全省各地区普遍结合搬迁户就业创业的需求和意愿,组织搬迁户的劳动力进行规范化技能培训,开展订单式、针对性适用技能培训,同时采取劳务输出、就近就地、公益岗位兜底等多个渠道,解决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

白河县红花社区的搬迁群众张洋会,一有空就埋头客厅窗台下的桌上工作。她先用铁钳将一个直径不到一厘米的小铁圈固定,又用一红一黄两根铜线穿过铁圈交替缠绕,红线6圈,黄线6圈,最后再将多出的线头拉直分开,不到30秒,一个电子线圈成品就做出来了。

能够“居家就业”,多亏了红花社区干部的推荐。张洋会一家原居住在灯塔村五组,2017年搬迁至红花社区,此前,她一直和丈夫龚小兵在外务工。孩子出生后,她便返乡回家,当起了家庭主妇。

“孩子年龄太小,需要时刻有人在身边陪伴。”但她还想工作给家里减轻一些经济压力。她把自己的诉求反映给社区,社区干部几经考察,帮她联系裴家社区友利盛电子工厂,在家就能上班。

“人岗精准对接”是白河县针对搬迁群众就业问题出的措施,张洋会所在的红花社区,社区干部和网格员分片区入户走访,摸排有劳动力且有就业需求的未就业居民,一对一推荐到相应的用人单位,确保每一个搬迁家庭中的劳动人口都有事做,有班上,有钱赚。

从石泉县池河镇合一村搬迁到西苑社区的刘文波,以前家住高山村,赶集上街要走两个多小时,全家人靠种地、打工维持着基本生活。

到社区居住后,社区干部主动上门,征求他的就业意愿,帮刘文波联系到当地驾校上班,他妻子找到了江苏一家文具厂的工作。

搬到石泉县城关镇江南小区的李明忠,因为年纪偏大,身体常年有病,缺乏劳动能力。搬到社区后,他求助帮扶干部帮他协调到学校夜间保安的工作,每月1600元。结合他家和他的身体实际情况,社区还给他安排了交通劝导员的公益岗位,每月1500元,再加上后山每年3000元的护林员工作,他一个人的年收入接近4万元。

移民安置社区不仅要激发缺少技能的群众就业,还要吸引更多的市场力量。

在岚皋县民主镇明珠社区易地搬迁安置小区直播间,今年4月以来,“90后”的“网红农民”陈龙每天都坚持抖音直播带货。

易地搬迁后,政府大力倡导电商扶贫,在外做销售的陈龙回到家乡,帮助贫困群众卖农副产品,刚开始做微信平台,四月份开始做抖音带货直播,两个多月的销售额近20万元。

“目前抖音带货平均每天出400单,最多一天达2000多单,在大量收购农副产品时,贫困户优先。”陈龙说,还有搬迁群众前来学习如何直播带货。他清楚,社区提供场地和创业的优惠政策,目的是带动更多的人就业、致富。

来源:《当代陕西》2020年第16期

网络编辑:铜川市转型推进中心
信息审核: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