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起点 抢抓新机遇 加快推进全市经济社会转型提速发展

来源:综合科 发布时间:2012-03-30 10:02

    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是铜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铜川建设成为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实现由黑色煤城向绿色休闲养生城市的华丽转身。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加快推进铜川转型提速发展进程,近日记者采访了市发改委主任、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戎河山。
    一、抢抓机遇,积极探索,推动转型发展实现新转变。近年来,全市坚持把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抓手,抢抓机遇,积极探索,狠抓落实,转型工作实现了六个转变:一是实现了单轮驱动向多轮共同驱动转变。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铜川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省级25个职能部门与我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以省级政府负总责、资源型城市为主体,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二是实现了由资源依赖型向技术创新型的转变。坚持依靠技术创新,推进了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实施的电解铝、水泥熟料、煤电等重大项目,全部采用了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我市资源型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三是实现了由资源粗放利用向循环经济的转变。依托丰富的煤炭和水泥资源,着眼于资源的多层次转化增值,打造“煤-电-铝-水泥”联产联营产业链,确立了以煤发电、用电炼铝、电厂煤渣用作水泥生产原料的循环经济模式,提升了传统产业的规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实现了产业分散发展向产业集群发展的转变。按照产业发展集群化、集群发展园区化的思路,加快建设八大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以园区为载体的水泥、铝业、新型建材、陶瓷等产业聚集区,推动了产业集群化发展。五是实现了空间布局由单极向多元的转变。坚持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化,通过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完善了城市格局,拉大了城市框架,城市规划建设范围由原来55平方公里扩展到110平方公里。六是实现了由灰色向绿色的转变。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以水泥粉尘、煤烟、水污染为重点的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实施了城市天然气气化、城市污水及垃圾处理、废弃矿山治理、大水大绿等一系列工程,被称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变成山清水秀天蓝地洁的宜居城市。
    二、项目带动,科学推进,加快转型发展步伐。今年是我市加快建设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的关键一年。我们要以“三进三服务”活动为载体,以“科学发展双十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项目落实年”活动,锐意创新,扎实工作,以转型发展项目化理念推动工作上台阶。要积极开展“双十”行动,倾力抓好中医药养生保健产业、药王山大景区、休闲观光、循环经济产业、装备制造业、照金红色文化名镇、陈炉陶瓷文化古镇、黄堡重点示范镇、商贸服务业、能源转化等转型十大项目,力争完成投资29.63亿元;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工程、教育惠民工程、公共文化设施工程、增绿碧水工程、交通畅通工程、扶贫搬迁工程、流通网络工程、便民服务工程、平安建设工程等民生十大工程,确保完成投资41.81亿元。要加快推进115个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加大49个续建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建设54个项目,做好12个前期项目规划、环评、土地等工作,力争22个项目投产或投运,确保重点完成投资129.2亿元。要准确把握国家的投资方向,加大跑部进厅力度,抓紧落实省促进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和市政府与省级部门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与大企业大集团的联系对接,争取引进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拉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确保争取中省政策性资金10亿元以上。
    三、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提升转型发展质量。坚持“上新不弃老”的原则,不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以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推动转型。一要抓特色,建设养生保健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二园四区四基地”,建设养生文化氛围浓厚、服务种类齐全的大唐养生主题创意园和中医药产业园区,加大照金香山景区、药王山景区、玉华宫景区、开发建设力度,打造中药材种植、流通、研发、检测四大基地,培育铜川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二是重改造,着力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加快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积极推进煤炭就地转化利用,不断壮大能源产业基地;打响秦岭、声威、冀东等水泥品牌,推进水泥大市向水泥强市迈进;加快引进铝合金、铝型材等铝的深加工项目,不断延伸铝业发展产业链;依托耀瓷品牌,开发工艺陶瓷和建筑陶瓷,规划建设大型陶瓷产业园区,进一步扩大陶瓷产能。三是育新兴,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全面展开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工作,加快推进风电利用、油气开发等项目,降低对资源的依赖度,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
    四、突出特色,创新发展,打造转型发展品牌。结合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要求,按照“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创出城市特色”的思路,以养生休闲理念引领城市规划建设,全力打造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休闲养生城市。一要彰显主题。以耀瓷、药王等地域文化元素为主题,整合资源,加快大唐养生园、药王山大景区建设,构筑集养生保健、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城市格局。二要凸显魅力。以根治环境污染、改造提升环境质量为重点,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加大秦岭等水泥企业搬迁力度,深入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推广清洁能源,深化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从根本上改善城市面貌。三要提升功能。围绕养生保健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与养生保健相关的商贸、餐饮、医疗、休闲等服务业,新建一批星级酒店、会展中心等,规划建设疗养院、老年公寓等,拓展养生保健城市的内涵。四要借力发展。发挥处于西安半小时经济圈的优势,坚持交通便利化、产业互补化、经济融合化,积极承接西安的科技、资金、人才、市场等辐射,加快推进西铜同城化发展步伐。

--- #turnpageflag# ---
网络编辑:发改委管理员
信息审核:admin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