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看铜川”系列报道之二产业转型篇

来源:市转型推进中心政策研究室 发布时间:2020-04-27 14:28

我市在狠抓煤电铝水泥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补链强链,全力打造循环经济“铜川模式”的同时,按照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确立了打造航天科技、数字经济、先进陶瓷、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集群化发展思路,多举措多领域促进经济增长,全方位深层次推动城市转型发展。三次产业占比由2012年的6.9:65.9:27.2转变为2019年的7.6:36.8:55.6。采矿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15.1%,较2012年降低20.8个百分点。

——传统产业提质增效。面对多重困难叠加的严峻挑战,我市着眼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坚持系统施策,先后出台了工业提质增效多项政策,配套出台了“土地10条”“金融10条”等措施,连续实施工业“双百双千”工程,全力对冲煤炭去产能所造成的工业下行压力,2019年全市环保精洗煤产能突破1000万吨,洗煤产量增长18.7%。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一揽子项目建成闭环,美鑫30万吨铝镁合金项目达产达效,实现煤电铝水泥“联产联营”。不断加强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补链和强链,做实“陕西制造、铜川配套”,铭帝集团总部迁入我市,达美轮毂、特必克摩擦片、文达汽配等12个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全面建成。通过产能置换、关小上大,力促水泥产业绿色发展,冀东、尧柏两条万吨绿色水泥生产线启动建设,水泥熟料增长30.1%。

——接续产业不断壮大。聚焦创新驱动,数字经济、新材料产业等新业态、新动能实现突破发展。对标全球商业航天发展进程,抢抓国家商业航天发展风口,“铜川一号”卫星成功发射,航天科技产业已成为铜川转型的新名片。2019年,商业航天指挥展示中心、航天大道等开工建设,卫星测控站项目主体建成,引进航天科技及光电集成企业20家,铜川商业航天产业区被确定为陕西航天科技产业发展园区。铜川大数据学院挂牌招生,落户摩贝、世纪华耀等数字经济企业54户,交易额突破100亿元。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户,铜川产业技术研究院、省科技统筹资源铜川分中心投入使用。光伏技术领跑基地50万千瓦全容量并网,华能照金电厂扩大直供电交易企业44户,发电量增长8.8%。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兴盛德、方舟、新丰禾等中医药企业规模效益实现双提升,天一秦昆、千禾制药项目加快推进。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坚持以文化自信为引领,以园区、景区为依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老工业集中区进行改造提升,建设了耀州窑文化基地,培育了一批新型文化业态。文旅融合深度发展,以革命文化为内涵的红色旅游、以药王文化为内涵的康养旅游、以玄奘文化为内涵的丝路旅游、以煤城文化为内涵的工业遗址旅游、以民俗文化为内涵的美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年接待游客已突破2100万人次。连续举办五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2019年还承办了世界中医药大会夏季峰会铜川分会,以及全国射箭奥林匹克项目锦标赛暨东京奥运会国家队选拔赛等10余项国家级、省级重要赛事,宜君县创建为全省旅游发展示范县,花溪谷创建为4A景区,马咀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新增文化旅游体育企业50户,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5.6%,较2012年增加27.4个百分点。

(供稿:铜川市资源型城市转型推进中心)

网络编辑:铜川市转型推进中心
信息审核: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