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前三季度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工作动态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 发布时间:2019-11-05 09:29

今年以来,市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严格落实《铜川市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行动方案》21条措施,围绕“六降”即企业税费要降、用能成本要降、物流成本要降、融资成本要降、企业用工成本要降、交易成本要降,落细落实国家深化增值税改革、小微企业减税等措施,为企业减压、减负效果卓著。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各项税收减免合计8.54亿元,企业的获得感持续不断增强。

一、发挥牵头抓总职能,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市发展改革委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逐季度总结、通报全市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工作新进展、新动态、新问题,积极参加市政协“民营企业减税降费”双月协商。强化考核督察,针对各职能部门前三季度承担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打分。截止三季度末,各成员单位真招实招促落实,减税降费显成效,已完成年度考核目标任务。协调各成员单位配合市审计局完成全市2018年以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专项审计。

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市税务局适应当下人们快节奏、浅阅读的习惯,精心制作宣传文案,以政策精确、流程明晰、快速浏览、易读好懂为目标,精心制作宣传文案,借助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的传播速度和力度,大幅度提升了减税降费政策宣传的效果,政策红利惠及更多企业,纳税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截止9月底,全年各项税收减免合计8.54亿元,其中增值税减免税1.59亿元,企业所得税减免税5.96亿元,其他税费合计减免税额0.96亿元,减免税款持续保障改善民生,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激发区域经济活力。

三、贷投联动帮扶解困,奖补资金温暖企业。市财政局通过“投贷联动”共同扶持企业发展,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中小企业转贷基金累计为 23 户企业开展转贷业务,转贷资金 1.23 亿元,解决了小微企业应急周转需求。困难企业帮扶资金累计对符合条件的38 户给予帮扶支持,帮扶资金 2.55 亿元;积极兑现相关承诺,拨付南部工业园区 4 户企业厂房租赁补贴 148.68 万元,预拨铜川市天然气有限公司补贴资金 1000 万元;“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补助资金,累计拨付中、省、市财政补助资金 3.45亿元。产业合作发展基金注资新丰禾制药、达美轮毂、澳威激光等项目,支持项目加快开工建设,企业尽快投产达效。

四、严格目录清单管理,规范涉企收费行为。市物价局会同市财政局公布了2019年《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全市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全市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全市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由原来的25项收费项目调整为22项收费项目,目录清单以外的各项收费一律不得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序下降,企业开办公章刻制“政府买单”实现全覆盖,办理变更登记等事项免收费用,非住宅类不动产登记费、数据传输系统6项、护照及港澳通行证2项、商标续展注册费、变更费等17项收费标准已有效降低。4月、7月连续两次累计降低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6.93分,截止9月底降低工商业用电成本977万元。4月1日起,降低居民、非居民用气销售价格0.02元/m³,截止9月份降低居民企业用气负担70.25万元。

五、积极争取试点示范,政策落实成效显著。市交通运输局积极向上争取,将耀州区增补为无车承运试点区域,助推物流产业和数字经济产业融合发展。积极落实ETC新政,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广度,扩大社会对ETC通行费打折优惠知晓率,提高路网通行效率。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继续实行出租汽车经营权无偿使用,许可一家网约车企业,投入网约车30辆,方便群众多元化个性化出行。落实农产品运输车辆“绿色通道”政策、公安交通管理机构计分处罚的政策,解决多部门一事多罚问题,1-9月共处理超限运输车辆2292辆。

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市金融办、人行铜川中支、铜川银保监分局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单户授信1000万以下小微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10.22个百分点。“一企一策”制定债务化解方案,累计1亿元债务风险成功进行化解,避免了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推进股权交易中心交易板挂牌企业签约、改制,截至9月底,5户企业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即将组织向陕西股权交易中心进行申报。特色金融街区加快建设,拟入驻街区8家企业。

七、审批流程不断优化,市场主体加快培育。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制定《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通知》,同时,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回访工作的通知》,优化工作流程,简化提交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先后取消企业开办名称预先核准、银行开户许可2个程序,取消开办证明材料2项,公司设立材料由原来的10件简化至8件。简易注销登记,办理时限由原来的3个工作日减少为2个工作日。新设立企业4项手续办理3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发营业执照的时间缩减到4.5小时。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成效显著,市场主体快速发展,截止9月底,全市今年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27146户,同比增长33.32%,其中企业3020户,同比增长47.82%。

八、积极推动国企改革,加快“僵尸企业”处置。市国资委制定了《铜川市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草案)》《铜川市属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拨付困难补助110万元,对39户困难企业10359名困难职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有关资料进行审核,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及时享受国家有利政策。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解决监管企业拖欠“五险一金”等问题的请示》,申请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逐步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出清和困难企业脱困。

九、全面落实“双降”政策,持续降低用工成本。市人社局深入落实全省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工作要求和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意见精神,着力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安置问题,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助力企业稳步转型。截止9月底共为全市1016户企业减少失业保险费支出773.25万元;根据中省文件精神,对第一批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稳岗返还企业,发放资金4259.12万元。按新政策为全市998家企业办理了养老保险,涉及职工5.45万人,为企业减负4641.27万元,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减少养老保险费1.05亿元。

下一步,我委将充分发挥牵头抓总职责,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模式、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积极营造尊商、重商、亲商的社会氛围,切实落实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四降一升”21条具体措施,敦促各成员单位按照政策要求,该减则减、该免则免,承诺事项、限期办结,持续用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健康稳定的发展环境。

 

网络编辑:工业发展科
信息审核: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