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展改革委推动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落地有声
“三供一业”移交管理后水电热物业收费价格如何制定?铜川传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开展?重大项目监管如何落在实处看到实效……
“两会”结束后,市发展改革委对所承办的7件人大建议和13件政协提案逐条研究,及时安排部署办理工作,2月19日至22日期间,负责领导及牵头科室采取“走出去”等方式迅速与代表、委员见面,对承办的建议提案主要内容、推进措施、办理计划等进行初步联系对接。委领导班子又于2月22日下午邀请部分代表委员及市政府督查室负责同志,召开了2019年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碰头会,就做好办理答复工作“请进来”征询代表委员意见建议,既打好答复办理“沟通牌”,又倾听促进发展“金点子”,力争把每位代表委员的妙计良策充分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撑。
“把大家邀请来,了解撰写建议提案的初衷和背景,就是要落实变‘文来文往’为‘人来人往’,变建议提案为施政政策的有关要求,不断促进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市发展改革委王晓刚主任在主持碰头会上这样作开场白。
参会的各代表委员先后就《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助力铜川追赶超越的建议》、《关于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等2个建议和9个提案进行了发言,畅谈了各自撰写背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整个碰头会既有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的热烈氛围,也有面对存在问题激烈讨论的“辣味”。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喜军、总工程师叶强、市经济转型项目办主任倪亚林、市铁路办主任李慧玲分别细致解读和回应了相关建议提案涉及的政策规划及现状,承办科室单位的负责同志们认真听,详细记录代表委员所提意见,向代表委员提交《办理工作进度计划表》,并公开承诺办结时限和办理要求。
今年来,市发展改革委将建议提案办理答复工作作为新起点新征程改革开放再出发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之一,坚持完善办理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办理时效,第一时间分解落实,第一时间交流沟通,第一时间深入调研。
为确保机构改革期间工作不断挡、不延误,高质高效完成办理工作,市发展改革委在今年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中实行四项措施(一是实行承办联动责任制。对承办的建议提案建立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承办科室、具体承办人四级联动责任制;二是推行承办一线工作法。建立答复办理工作台账,把调查研究、问题解决、督促落实都在一线完成的方式运行到建议提案办理全过程,一线抓推进,一竿子到底。三是实行全程跟踪督办制。定期通报办理结果,答复办理前积极衔接,过程中详细报告,办完后主动送达,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不断提高工作透明度。四是运用建议提案成果规范化。注重在办理中查不足、找问题,认真思考、精心归纳,把建议提案化为施政政策,用实际行动和具体措施提升发展改革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紧抓三个节点(一是要求自承办建议提案之日起,所有建议提案每月报进展1次,涉及市政府领导领衔督办的每两周报送1次;二是要求所有承办的科室单位必须在5月10日前完成所有建议提案的征求意见工作并正式答复;三是要求5月15日前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市政协提案办理系统进行公示)。
市发展改革委王晓刚主任对每位代表委员发言进行了逐项解读回应,在安排办理答复工作时强调,一是提高站位,增强主动性,对交办的建议提案“必须办”。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全力抓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切实把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化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二是创新方法,提高积极性,对承办的建议提案“认真办”。要主动沟通衔接,注重协同配合,注重一线落实,争取人大、政协对办理工作的指导和支持,以办理促工作作风转变和方法创新。三是有为办理,注重实效性,对承办的建议提案“尽快办”。要注重落实公开,注重举一反三,全面推进办理工作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定期开展办理工作“回头看”,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底,确保所有建议提案“办满意”。
网络编辑:办公室信息审核: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