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1月铜川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平稳

来源:综合规划科 发布时间:2019-01-03 15:24

2018年1-11月,铜川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9%,增速较1-10月回落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五位。其中,项目投资增长13%,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

一、运行主要特点

(一)施工项目数量增多、新开工项目数量降幅收窄。1-11月,全市施工项目同比增长13.3%,增速较上月提升3.4个百分点。其中,新开工项目同比下降16.4%,降幅较上月收窄3.9个百分点。

(二)一、二产增速提升,三产回落。1-11月,全市三次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96.2%、10.2%和7.2%。其中,第三产业投资增速较1-10月回落了0.6个百分点;第一和第二产业投资分别提升了29.3和2.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比重9.7:23.7:66.6,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较1-10月回落0.2和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比重提升0.3个百分点。

(二)行业增速“十二增六降”。1-11月,全市十八个行业中,十二个行业投资增速同比增长、六个下降。其中,占比较大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8.5%,房地产业增长14.1%,制造业增长17.9%,农林牧渔业增长58.8%。

1546046977467073047.png

(三)工业投资增速提升。1-11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7.8%,增速较上月提升2.3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采矿业投资下降30.5%,降幅较1-10月收窄7.9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21.5%,增速提升4.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16.6%,降幅扩大2.9个百分点。

分区县看,王益区增长0.8%,增速较上月提升7.3个百分点;印台区增长56.5%,增速提升31.1个百分点;耀州区下降11%,降幅收窄4.2个百分点;宜君县下降6%,降幅收窄7.9个百分点;新区增长68.7%,增速回落38.2个百分点。

(四)民间投资快速增长。1-11月,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6.5%,增速较1-10月提升了2.5个百分点。从行业看,主要是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四个行业民间投资占比大、拉动作用明显。四个行业民间投资占全市民间投资的81.1%,比重较1-10月回落0.9个百分点;按比重从高到低行业增速分别为93.8%、116.1%、89.8%和-0.9%。

从区县看,增速“四提升、一回落”。王益区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3%,增速较1-10月提升0.9个百分点;印台区增长29.3%,较1-10月提升15.2个百分点;新区增长79.3%,较1-10月回落11.9个百分点。耀州区增长60.8%,增速较1-10月提升0.5个百分点;宜君县增长33.4%,增速提升12个百分点。

(五)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平稳增长。1-11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2.2%,增速较1-10月回落4.5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18.5%,增速较1-10月回落了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邮政业投资增长9.9%,增速较1-10月回落6.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降低16.6%,降幅收窄了2.9个百分点。

(六)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增长。1-11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2.4%,增速较1-10月提升0.7个百分点。房屋施工面积484.9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房屋竣工面积46.16万平方米,增长147.1%;商品房销售面积49.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4.9%。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新开工项目数量依然下降。1-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个数同比增长13.3%,增速较1-10月提升3.4个百分点。其中,新开工项目下降16.4%,降幅较1-10月收窄了3.9个百分点。从区县看,耀州区增长39.1%,印台区、新区、王益区、宜君县分别下降65%、53.8%、20.2%、8.5%。

(二)到位资金增速回落。1-11月,全市到位资金同比下降1%,增速较1-10月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占比52.6%的自筹资金同比下降0.7%,降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占比25.1%的其它资金增长109.5%,增速较上月回落10.5个百分点。分区县看,增速“三增两降”;其中,王益区、新区、宜君县和分别增长21%、17.3%和11.6%,印台区和耀州区分别下降36.7%和16.4%。

(三)重大产业项目带动作用较弱。1-11月,全市亿元以上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4.9%,比重较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全市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3.6%,比重较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商业航天城、天众航汽铝等项目因前期工作周期较长,推进仍需进一步加快。

三、几点建议

一是抓推进。当前距年底仅有十来天,要紧抓有效工作时间,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冲刺全年目标任务。二是重谋划。紧抓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扩大开放等机遇,围绕健康养生、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积极谋划高质量项目,强优补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三是早布局。统筹“双节”因素、季节影响等,扎实做好明年一季度各项工作,转型发展再出发。

网络编辑:综合规划科
信息审核: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