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

来源:社会发展科 发布时间:2018-12-24 11:37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文化引领”战略,持续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坚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理顺体制机制、强化政策引领、实施项目带动、促进融合发展等方面持续用力,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加速推进、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2017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3.2%,在库规模以上文化企业37户,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5.9%。在2017年全省文化产业考核中,我市获得优秀格次并在全省进行经验交流。同时,我市在全省率先设立了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将4家市属国有文化企业移交市委宣传部监管,统筹抓好全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

一是坚持双效统一,国有文化企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引导文化企业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各项机制。深入开展国有文化企业调研,摸清企业现状,明确发展举措。与4家市属国有文化企业签订了年度目标责任书,建立了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指导企业规范化运营。今年以来,市文化旅游公司举办了药王山“二月二”古庙会、大型动感音乐灯光节等活动;市演艺中心创编演出儿童剧3个,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演出210场次;华原文投公司完成了电影《我在耀瓷小镇等你》拍摄,举办了“随手拍”摄影大赛等活动,选送电影《塬上》参加全国艺术节电影放映展;市电影放映公司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系列放映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切实发挥了国有文化企业在繁荣文化事业、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作用。

二是强化政策引领,文化产业发展保障有力。2017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6次专题研究文化产业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加快发展陶瓷产业的意见》等文件10余个,市财政每年安排各类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不少于3000万元,目前正在制定《铜川市文化产业奖励办法》,在税务优惠、金融扶持、用地保障、人才支撑等方面给予企业最大支持。

三是实施项目带动,助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17年以来,组团参加深圳文博会、陕粤港澳经济合作周、丝博会、西部文博会等招商引资活动10余次,举办专场推介会3场,策划包装重点项目40余个,签约耀州窑品牌建设及产品开发等一批重大项目,2017年争取中省文化产业项目补助资金560万元。铜川大剧院、铜川博物馆等6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耀瓷小镇、王家砭耀瓷文化产业园等4个项目列入中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册,耀瓷文化产业园、火凤凰陶瓷公司、观唐陶瓷公司3家单位入选第六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耀瓷文化产业园、照金红色文化园、大唐养生园建设成效显著。

四是促进融合发展,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新业态。依托我市资源优势,加快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积极培育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为核心的新型文化业态。开展了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课题研究,实施文化科技项目4个,支持耀州窑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铜川印台紫砂工业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铜川耀州官窑新耀瓷文化产业中心研究所建设。由我市拍摄的首部26集动画片《孟姜女》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18年第二季度优秀国产电视动画片推荐目录,即将在全国各级电视台优先播出。大力实施“文化兴旅”工程,成功举办四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全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创新文化金融服务,制定了《铜川市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发展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网络编辑:社会发展科
信息审核: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