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我市民生改善的红利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 发布时间:2014-12-16 09:56
  2014年,我市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狠抓民生工作落实,将今年新增财力80%以上用于民生,促进了民生十大工程建设的顺利进展。研究制定了《铜川市2014年民生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实施项目395个,总投资34.02亿元,其中:中央投资8.74亿元,省级投资10.45亿元,市县配套3.19亿元,其他投资11.64亿元。截止11月底,全市民生工程到位资金40.51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3.27亿元,省级资金9.62亿元,市级资金3.54亿元,县级配套资金1.98亿元,自筹资金12.1亿元),建成投资37.97亿元,完成项目297个。 
  一是教育是民生之基。注重学前教育,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全面实施,落实了“一免一补”政策,保证了每一个适学儿童按时入学,45所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推进教育均衡发展,110所农村学校(含教学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实施,受益学生2.35万名;89所学校完成校舍、体育场改造重建任务;206所公办学校、幼儿园供暖工程全覆盖,惠及学生75451人;中小学周转宿舍、职业教育等项目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二是全民健康是民生之意。实施了市人民医院新区医院二期工程、市中医医院新区项目建设。市人民医院新区二期工程本年度已完成投资1.47亿元;市中医医院新区项目完成投资10580万元,室内粉刷、外墙保温工程、水电暖安装工程及样板间装修正在进行,仿古屋面工程完成,已超额完成本年度投资;建立健全了以市人民医院、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为救治中心,以10个急救站为主阵地,反应迅速灵敏的三级院前急救网络。建设乡镇卫生院“安心工程”,完成了34所乡镇卫生院“安心工程”配套设施建设,解决了职工住房难、吃饭难、洗澡难、文化生活贫乏等问题。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辖区精神病人建档管理和重性精神病人规范管理,2型糖尿病管理率达82%,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率达84%;继续实施结核病“两免一加强”惠民政策,免费提供检查和抗痨药品及保肝药品,DOS覆盖率达100%,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治愈率保持在90%以上。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补助金额324万元,大大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50元,落实配套资金985.57万元;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31%;将儿童白血病等22种特殊大病纳入新农合保障范围,报销比例不低于70%,且最高可报销19万元。实施妇女“两癌”筛查和救助工程,提高了妇女“两癌”的早诊早治率。强化食品药品监督监管,全面开展瘦肉精、地沟油等多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确保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三是住房是民生之依。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成效显著。2014年实施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项目19个,建筑面积40.17万㎡,各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8885万元。2013年续建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项目16个、建筑面积38.39万㎡,5个项目建成、11个在建,完成投资47355万元。这将解决一大批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全市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284户,发放廉租住房补贴资金4640万元。 
  四是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在全市开展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工作,确保城乡患病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扩大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面,全面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9.48万人,参保率98.91%,领取待遇6.46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88036人,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0440人;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2237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29.53万人;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52万人、11.48万人和4.24万人。 
  五是文化惠民是民生之境。政府投入100万元完成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200场,增加了“群众点单”式服务,实现了演出服务按需定制,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步入常态化、多元化、规范化。组织举办了2014年新年音乐会、群众秦腔擂台赛、元宵节猜谜、摄影展等100余场文化活动,参与群众达10万余人。“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全市文化馆(艺术馆)举办各类活动528余次,参与群众111620人次,举办公益性讲座53场次,参与群众6672余人次,服务特殊人群活动10场次,服务人数1000余人;全市图书馆总流通人次266094人次,书报刊外借122214余册次,举办公益性讲座29场次,参与群众8152余人次,服务特殊人群活动76场次,服务人数940人;乡镇文化站组织各类活动675余场次,参与群众104340人次。推进了陈炉镇、董家河镇、红土镇和棋盘镇4个重点镇综合文体中心项目建设,完成投资536万元。
  六是改善环境是民生之策。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0.8万农村居民和1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推进了王益、耀州中央小水重点县项目的建设;完成了县乡公路43.5公里。持续实施异地移民搬迁工程,搬迁贫困群众2947户、11788人,使群众的居住安全得到保证。提高了农作物良种、地膜玉米、测土配肥、病虫害防治及农机等项目的直接补贴标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宜君县推广地膜玉米15万亩,在全市建立了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8个,建设旱作节水核心示范区1.25万亩。启动建设了“全省奶牛生产示范市”项目,伊利万头牧场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引进澳洲奶牛良种1000头(已签订合同今年12月再引进3000头),完成投资2.2亿元。全市扩建规模肉牛养殖场4个、肉羊养殖场97个。生猪、蛋鸡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全省秋季动物防疫观摩会、奶牛提质增效现场会先后在我市召开是对我市畜牧业发展的充分肯定。启动了海元、绿沃、晟禾和瑞丰4个万吨有机肥加工项目,目前,绿沃万吨有机肥建设项目7月份技改提升扩建工作全面完成并投入运行,目前以生产销售有机肥、复混肥、专用肥6000余吨。我市不断加大对水泥粉尘污染治理和大气环境综合整治的力度,截止11月底,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210天左右,位于关中五市之首。 
   七是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切实落实好扩大就业的各项政策,通过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组织就业培训等措施,我市促进和扩大就业的综合机制进一步健全。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929人,完成目标任务1万人的109.29 %;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079人,完成任务5000人的101.58%;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027人,完成任务2000人的101.35%;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9%,低于4.5%控制目标1.11个百分点。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17亿元,完成省级1.8亿元任务的120.56%,完成市上2亿元任务的108.5%。职业技能培训12986人,完成任务1.2万人的108.22%;创业培训3125人,完成任务3000人的104.17%;职业技能鉴定10447人,完成任务4000人的261.18%;农村劳动力转移8.41万人次,完成任务8万人次的105.13%,创经济收入9.4亿元,完成任务8.8亿元的106.82%,引导性培训16583人,完成目标任务 1.5万人的110.55%。  依托“铜川市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使我市就业管理工作向信息化实名制方向迈进。不断加大培训和创业扶持力度,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
网络编辑:发改委社会发展科
信息审核:云丰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