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后对铜川产业重构和补齐民生短板的思考

来源:综合规划科 发布时间:2020-02-27 15:06

新冠肺炎疫情充分暴露了民生领域尤其是公共卫生领域的短板,同时加速了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我们不仅要关注疫情对当下经济的影响,更应关注长远发展中如何应对,提前策划、重新谋划、精心规划,在“十四五”规划中补齐短板。

一、受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相关领域的变化

(一)疫情加速了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机器取代人”加速人工智能、科技智造产业发展。

(二)疫情暴露了防疫系统的薄弱、城市治理能力的短板,未来会成为建设的重点。

(三)疫情导致传统零售服务和制造业面临大洗牌,活跃了互联网及相关产业,更加需要特色化、个性化、专业化、地域化的产品,在购物、体验、经营、办公、教育等领域出现了“线上”对“线下”的加速替代,“免费”对“收费”的加速取代。

(四)城乡格局有了新发展趋势,人口更加向中心城市集聚,同时又有一些城市的人向山清水秀的地方扩散,大城市周边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五)疫情的驱使,人们更注重健康、防疫、生活环境,卫生用品、医药保健产品、健身运动康养器材、休闲康养产品等需求,成为未来新增长点。

二、疫后重新谋划发展思路的思考

(一)突出产业细分领域攻坚。着眼建设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产业体系,进一步精准产业功能区的定位和方向,聚焦最具比较优势的细分领域,尽快形成“专精特新”的细分领域规模效应。

(二)突出先进要素供给聚集。加快创新驱动,把工作重点放在引导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等先进要素,与生产配套、应用场景、营商环境的聚焦协作上来,精准招引科研平台、核心零部件、核心软件、关键材料、关键检测设备投资企业和运营企业。

(三)突出体制改革先行试点。加快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商业化逻辑的工作推进机制、管理运营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企业扶持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树立一体化、协同化、差异化的发展思维,在更大时空范围内统筹生产力布局、资源开发、特色结合、优势组合、融合配套。

(四)突出生态经济和产品供给。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带来的机遇,培育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深耕生态价值转换和产品供给,积蓄释放高质量生态发展新动能,把铜川建设成为绿色发展标杆。

三、疫后先行试点的领域

(一)陕西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聚焦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数字产业、中医药康养等,实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双增长,系统推进全面转型发展。与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丽水建立战略合作,引进中国(丽水)两山学院,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符合陕西省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体系,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体系,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重新界定水流、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资产的权属主体及权利,自主探索公益林分类补偿、生态修复、产权激励机制,在生态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建设、政府采购机制改革、市场交易模式改革等方面形成成果,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创新引领和提供示范经验。

(二)陕西省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市。依法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创新标准化管理体制机制、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完善标准化政策措施、夯实标准的技术基础,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标准支撑工程、新旧动能转换标准引领工程、公共服务标准保障工程,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生态发展的标准体系。通过省级统筹标准化建设和相关领域资金,争取全省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各项标准化制定上的扶持奖励政策,开展系列标准化培训行动,实施重大标准化体系工程,为陕西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三)国家“红绿融合发展”实验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破解革命文物保护投入不足、展示方式有待优化、展示系统的吸引力感染力有待提高、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不足、产业发展动力缺乏、交通要素突破不快、体制机制创新不够、革命老区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压力较大等一些亟待解决难题,创新探索红色资源价值向绿色发展动能转化。支持照金干部学院与中国(丽水)两山学院合作成立中国(丽水)两山学院黄河分院,在革命精神研究传承、革命遗存保护展示、红色产业培育壮大、红色村镇建设提升、红色教育基地打造等方面提供智库和要素保障,打造多个红色资源价值转化基地,为革命老区在红色文化引领高质量发展、提升内生发展动力提供样板示范。

(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市。依托“药王”孙思邈品牌,构建以药王山和玉华宫两大历史遗存为核心的转化体系,建设药用植物博览园,推动一二三产康养(疗)联动发展,促进大健康产业全域立体式发展。与北京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合作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支持铜川建设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先行先试,为全国提供经验。

(五)公共卫生与防疫系统整体质量提升示范区。利用铜川离中心城市相对较近、联结关中和陕北的区位优势,建设全省职业病防治院、渭北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和防疫体系物资储备中心。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合作,参考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大学、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成立公共卫生学院,加强公共卫生与防疫的人才培养和基础科研工作,为国家培养高端的公共卫生与防疫人才,同时集中力量建立公共卫生与防疫研究体系、实验室体系,汇集高端科技人才,承担公共卫生领域的前沿研究工作。

四、疫后细分产业产品选择

(一)“中草药+”系列农(畜)用产品和装备。2019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根据《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按照《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和《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年)》部署,自2020年1月起,退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旨在维护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标志着中国农业开始实施最严格的禁抗、限抗、无抗政策。“减抗”“替抗”应该从饲料做起,“中草药+”是“减抗”“替抗”主力军,推动“中草药+食品安全”“中草药+饲料”“中草药+养殖”发展,让“中草药+”为面向中高端市场、健康导向型的现代畜牧业赋能。

(二)以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助推农业现代化。服务业要素集中在城市,但在乡村振兴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离不开服务业支持。要推动“服务下乡”,把聚集在城市的服务要素与农村农业农民的现实需求有机耦合起来,推动龙头企业角色转化,变收购商为解决方案提供商,由扶持加工项目向补贴服务转型,以服务业促进农业现代化。

(三)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引导制造业升级。组建若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引导工业企业通过主辅分离、与科研院所深化合作等方式,持续壮大工业设计、检测认证、产品开发等科技服务业,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四)通过免费旅游产品吸引大城市人流。以打造不收门票景区为目标,利用境内铁路启动旅游轨道交通项目,优先选择210、342国道,305、309省道,照金香山、玉华宫、药王山、陈炉古镇四大景区沿线公路,打造城乡休闲带和高品质示范村,以绿美城,以树秀房,以花靓街,以水活村。分别布置不同季节和不同采摘期的果蔬花卉和观赏植物,突出休闲运动,布置阳光草坪,开展草坪音乐会、风筝放飞活动等,设置结合自然的素质拓展设施、儿童乐园和健康步道等。

(五)打造旅居新区。这次疫情导致封城,让大家更加向往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乡村生活居住,特别对大都市圈周围的县域带来了新的机会,一些山清水秀之地可建设更多旅居新区。重点推动城乡结合部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既要让农民进城,也要允许城里人下乡,加快基础设施网络和小城镇建设。宜君县通过乡村振兴打造避暑康养新区,吸引西安人休闲康养。

(六)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领域深度应用,加快智慧物流、服务外包、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新业态发展,积极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新模式发展。加快在线游戏、数字娱乐、网络订餐等新兴商业模式发展,建立特色农产品区块链追溯体系,鼓励返乡人员开展以在地产品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加大耀州瓷、中医药等网红产品设计和营销力度。谋求构建以“服务+内容”“游戏与任务”“圈层化社交”为抓手的三位一体场景,针对垂直电商、网络直播、电竞赛事、社群运营、知识付费等,吸引细分行业互联网企业落户。加快推动企业上云,将企业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固定资本投资转换为可变资本投资,推出云制造平台和云服务平台,发展适合中小企业智能制造需求的产品、解决方案和工具包。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市域治理的重心前移,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数据备份业务落户铜川,与京东或阿里巴巴合作,共同建设渭北应急物资储备调度中心。打通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以大数据开源应用提升治理能力,引进大数据企业。

网络编辑:综合规划科
信息审核: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