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

来源:国家发改委 发布时间:2018-02-05 09:37

近年来,铜川市创新工作机制,强化项目管理,完善城区市场功能配套,挖掘出口潜力,使商贸服务业在转型中快速发展。

一是制定扶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先后出台《铜川市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2012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的商贸物流专项资金,引导、鼓励、支持全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积极争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家政龙头企业培育、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蔬菜进社区等项目政策和资金倾斜,5年累计争取省商务厅项目建设资金达9000余万元。

二是加快项目建设,拓展发展空间。九州国际、耀州区中央城市广场、荣盛国际街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建成营运,新增商业面积20多万平方米;华润万家、居然之家等知名连锁企业入驻铜川;创建了“照金红嫂”、“小芳月嫂”家政服务品牌;建成铜川市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市场1个,分拣加工中心2个,再生资源回收屋135个。截至2016年底,全市商贸流通企业达到2800多家,批发零售贸易业网点12000余个,从业人员约4万人。

三是借助会展经济,扩大内需消费。近年来,每年组织30多家地产品经销企业参加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举办的推广活动,提高铜川名优地产品牌知名度,发挥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全市限上商贸企业由2012年的83家增加到2016年的203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的53.26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24.97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

四是发展农村市场,扶持特色产业。通过实施“西果东送工程”、“农产品流通网络工程”等项目,先后完成了10个市场的建设和升级改造,新建6个农贸市场;支持铜川利民食品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冷链设施8000吨。截至2016年底,全市各类交易市场达到35个,其中亿元市场2个,市场成交总额15亿元,市场体系初步建立。

五是突出优质产品,增加外贸收益。紧抓机遇,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借助西安国际港务区平台,打造外贸特色品牌,建立境外生产加工、营销基地,扩大建材、陶瓷、苹果、中药材等地产品出口,不断提升铜川对外开放水平。外贸进出口额由2012年的1242万美元增加到2016年3229万美元,年增长11%以上。

六是培育新型人才,发展电子商务。开展技能培训、创业大赛、协会交流、便民服务,培育了一批以毕业大学生、待业青年、大学生村官、驻村第一书记为主力的农村电商开路先锋、致富带头人。截至2017年9月,全市建成县域电子商务运营中心5个、乡镇(街道办)电子商务服务所30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379个,建设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其中,在贫困村建设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199个,实现对建档立卡的208贫困村全覆盖。

七是建立追溯体系,确保食品安全。在城区范围内完成肉菜流通追溯城市管理平台、运行指挥中心和多个流通节点追溯子系统建设,形成了完整的肉菜流通追溯“171”体系(即1个城市管理平台、7类流通节点、1套远程视频监控体系),实现了“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等监管机制。

网络编辑:铜川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办公室
信息审核: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