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专刊第30期)

发展改革简报第88期

对我市主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对策研究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 发布时间:2016-12-31 10:17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视察工作时指出,陕西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大格局,加快构建内陆开放开发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对具有古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传承、现代产业基础雄厚的铜川市来讲,是一个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实现追过超越目标的重要战略机遇,也是建设“转型铜川、美丽铜川、健康铜川、富裕铜川”的战略抓手。

  一、我市融入丝绸之路大格局具有十分优越的基础条件

  (一)铜川是古丝绸之路重要的文化集中区。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考量,铜川是中国八大官窑之一,陶瓷是走向中亚、西亚、东南亚及欧洲国家和地区的高端产品,耀州瓷已经成为古丝绸之路历久弥新的活化石。玄奘与玉华宫这一丝绸之路文化符号,具有深厚的佛教文化传承标志。“药王”孙思邈、大书法家柳公权、史学家令狐德芬和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等历史名人的故里和号称“十里窑场”的耀州窑遗址、“药王”孙思邈行医修炼之地药王山、佛教圣地大香山寺院、千年炉火不息的陈炉古镇等人文景观,至今闪烁着古丝绸之路的文化光芒。铜川还是红色文化的发源地,老一辈革命家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创建的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已经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之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铜川在丝绸之路上的存量资源,将转化为加快发展的新动能。

  (二)铜川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重要链接区。从区域经济优势分析,铜川古称同官,是古丝绸之路的地理范畴,有着古“皇城文化”“皇城经济”的明显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铜川已经成为大关中经济区链接陕北现代能源基地的枢纽城市,辐射甘南的重要门户城市,处在国家级“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的位置。与西安市、咸阳国际机场和西安国际港务区等重要经济区域,形成了60公里半小时大都市经济圈。未来高铁开通后,铜川将成为大西北经济区重要节点型城市。特别是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质性推进,铜川在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成员单位中的先导优势越发明显,具备全方位融入西部,宽领域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位条件。铜川的后发优势将转化为新的竞争力优势。

  (三)铜川是关中最具有竞争力的重要特色产业板块。从铜川转型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情况看,铜川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国西部重要的新能源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文化旅游基地、新型建材基地、优质果业基地、健康养生基地等六大特色产业板块,一批具有国际国内核心竞争力的中高端价值链正在形成,融入大西安经济圈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铜川和中亚、西亚、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发展阶段和产业基础上高度契合,只要我市紧紧抓住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机遇期,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和优势产能国际化合作,发挥和利用全国资源型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和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的政策措施,铜川的特色产业将成为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引擎。

  二、我市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措施更加完善

  (一)以制定实施方案为新起点,绘制发展蓝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工作,根据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部署,以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为重点,编制了《铜川市推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实施方案》。在任务的制定上,突出了我市在果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特色优势,提出坚持以果业、文化旅游业和打造交流平台作为三个“着力点”,全面提升我市对外开放水平,助力“四个铜川”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以西铜一体化为切入点,夯实发展基础。坚持把加快西铜一体化发展作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切入点,加大向上争取力度,主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按照 “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思路,以发展一体化、交通便利化、产业互补化、经济融合化为目标,不断加强与西安市的对接和联系,初步形成了《加快西安铜川同城化发展的战略框架合作协议》,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支撑点,延伸发展内涵。坚持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根本途径,不断提高产业发展优势。一是优化结构,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制定出台了《工业稳增长十一条措施》和《九条意见》,不断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组织建立了转型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机制,积极推进“精煤、强电、活铝、优水泥”工作,依托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加快工艺陶瓷的新品研发,做大陶瓷产业规模。一批工业接续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或投运,3座备案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全面开工,耀州区昊诚农业设施大棚光伏电站实现并网发电,国华印台阿庄风电即将并网发电,石油年产10万吨以上。二是突出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引进昊诚等农业龙头企业入住农业园区,省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达到34个。果牧药菜特色优势逐步显现,建成万亩现代果业示范区3个,成功举办全国“一村一品”经验交流会。铜川大樱桃、铜川苹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宜君核桃被列入国家地理奥标志保护产品,果业已经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三是做强文化,旅游服务业增势强劲。按照打造西安“后花园”、建设休闲养生城市的目标,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主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旅游圈。积极引进陕文投、陕煤化等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全市旅游景点建设,照金香山景区被评为国家4A景区,照金国际滑雪场建成启用,照金镇被评为“全国十佳文化生态景区”。孙思邈中医药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药王山文化景区规划加快实施,玉华宫景区前区和陈炉古镇核心区建设基本完成,市旅游服务中心建成投运。马咀田园、申河湿地、哭泉梯田等美丽乡村旅游成为新热点,全域旅游格局初步形成,2016年预计全市旅游总收入将达到74.6亿元。

  (四)以招商引资为着力点,激发建设活力。积极参加西洽会暨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明确招商方向,创新招商方式,为铜川企业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平台。一是加强对接,积极参与联动发展。动员市域内相关企业,参加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联动发展合作联盟大会,规划建设了美鑫西北耐物流园区,着力解决制约物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积极参与关中六市两区协同创新发展,组织举办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和“一带一路”国家中医药合作研讨会,持续唱响丝路新起点,铜川区位优势、特色资源优势有效发挥。二是拓宽渠道,推动企业“走出去”。强化招商引资,积极开展西洽会、陕粤港经济合作活动周等招商活动,厚植发展新动能。2016年1-9月份,全市共签约各类项目162个,涉及金额476.26亿元,其中合同项目122个,涉及金额327.4亿元。市域外到位资金150.99亿元,其中省际资金100.97亿元。组织企业赴中亚考察,先后组织我市水泥企业赴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进行实地考察。在2014年西洽会上,铜川水泥企业和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市卡珀塔盖宜工程公司和肯套市政府签订投资12.4亿元的建设项目,标志着铜川落实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实质性举措。

  从纵向上看,我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上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当前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瓶颈制约。主要是:去产能任务艰巨,陕煤集团关停整合5座煤矿,预计我市煤炭产能将下降800万吨;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亟待破解,非资源性产业占比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大项目特别是骨干财源项目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财政增收放缓,收入结构不合理,非税收入占比过高;服务业发展不足,消费仍是我市“短板”;促进居民增收、创新社会管理、改善民生任务繁重。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我市资源型城市深度转型,更将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

  三、对深化我市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几点建议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是铜川转型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应重点落实《铜川市推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实施方案》,继续发挥产业优势,包装重点项目,积极对接,参加文化旅游与经贸交流合作,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旅游景区和产品品位,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转型发展步伐,不断增强经济增长的硬实力。一是围绕华能铜川照金电厂、美鑫锦阳电厂、水泥生产和煤化工等用煤需求,实现煤炭就地转化率70%以上,煤炭产能稳定在2000万吨左右。加快煤-电-铝循环发展,建成华能铜川照金电厂二期2×100万千瓦、美鑫锦阳电厂4×35万千瓦项目。争取实施电力直供交易区和低电价区,加快构建循环体系,推动产业良性发展。抓住董家河循环经济示范园被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和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的机遇,建成美鑫年产45万吨铝镁合金、铭帝年产15万吨特种高性能工业铝型材、华盛模具有限公司年产30万套铝合金型材模具加工等项目,加快西飞航汽铝项目落地,争取省上将我市列为航汽铝及汽车铝轮毂配套建设基地。搭建发展铝基复合材料、中高档复合材、特种工业铝型材、建筑模板,形成煤-电-铝-铝精深加工-铝回收再生循环产业链,使煤-电-铝联产联营循环经济成为铜川与丝绸之路沿线区域合作的重要载体。二是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关国家在水泥、陶瓷、铝制品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持续推进水泥、陶瓷企业、铝型材“走出去”。支持帮助铭帝特种高性能工业铝型材拓展海外市场。研发生产家装水泥,彩色水泥,探索互联网+家装水泥的新型业态。做亮耀瓷品牌,在丝路沿线国家举办1-3次耀瓷文化节,扩大影响力。加快建设黄堡和陈炉两个陶瓷工业区,构建以建筑、日用、工艺、工业类陶瓷为主的产品体系,推动耀瓷产品走出国门。三是加强与西安渭北工业园区、西安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高陵装备工业组团、宝鸡高新区的共建合作,主动承接下游产业,错位发展,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大力发展智能化煤机煤炭洗选设备、重型矿山设备、纺织成套装备和高性能资源综合利用成套设备,在创品牌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与中亚国家的沟通联系,努力把铜川建成面向中亚国家的装备制造基地。

  (二)深度挖掘文化优势,做强追赶超越的软实力。一是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以玉华宫景区和香山景区为核心,建立玄奘文化研究院,争取将玄奘法师纪念馆更名为“丝路玄奘法师纪念馆”,以玄奘事迹为蓝本创作影视话剧作品,拓展文化内涵,推进丝路申遗项目,吸引国内外游客走进铜川,激发沿线国家人民对玄奘这一重要文化符号的历史记忆。深入挖掘香山观音文化内涵,建立铜川香山佛学院,构建集生态观光、佛学交流、文化传播于一体的香山寺宗教文化园区,打造开放、包容的国际佛文化交流平台。二是以大力弘扬照金精神为主题,深入挖掘红色历史文化,进一步完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和薛家寨景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香山小镇和旅游观光小火车,策划包装薛家寨保卫战大型实景剧,融合国家丹霞地质公园、旅游名镇、生态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等多种元素,打造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的全国著名红色文化品牌。三是以传承发展耀瓷文化为主题,以耀州窑和陈炉古镇景区为核心,将我市特色文化融入陶瓷产品设计,实施陈炉窑址等古遗迹保护工程,继续办好陈炉古镇陶瓷文化旅游节,发展陶瓷体验旅游,大力推进“耀瓷+”。充分挖掘耀瓷与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将耀瓷打造成丝绸之路新名片。四是以孙思邈养生文化为主题,加强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合作,加快建设孙思邈中医医院、孙思邈纪念馆、孙思邈学院。搭建平台,打响品牌、提高知名度,鼓励扶持社会资本创办以中医养生保健为主的养生苑、疗养院,推进国医走向世界。精心组织筹备好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加,打造国际性中医药文化节庆活动。五是以中医健康服务为主题,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业,高标准建设中医药养生体验中心,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针灸理疗等服务体验。实施中医“治未病”项目,开展健康体检、健康咨询、营养辅导服务。引进国医大师,加快中药材一体化建设步伐,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学院研发优势,加快成果转化,尽快形成“产学研销”一体的医药养生产业新格局,推进中医药产品走向丝路沿线国家。六是积极参加陕西北线城市自然、人文等旅游资源整合,加快智慧旅游建设,着力构筑西安北线大旅游圈。通过加强旅游推广、旅游宣传促销、执法、规划及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深层次合作,提升旅游市场化运营和产业化服务配套功能。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引导各地景区、旅行社、宾馆等企业开展市场互动、客源互送、优惠互利等活动。搭建旅游营销平台,努力把铜川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三)做大名优产品规模,打造特色果业供应基地。一是依托全市220万亩鲜干果经济林基地,18个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加快优质果业基地建设,加强果业品牌包装策划,完善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创新营销新模式,开辟果业外运绿色通道。建成海升集团5万平米连栋温室、中哈苹果友谊园、铜川市果树试验站、宜君核桃试验站等重点项目。改造提升老果园,大力发展集约高效矮化苹果,适度规模发展樱桃等特色时令水果,创建一批栽培水平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市级优质水果标准化示范园区。二是加强与杨凌农业示范区合作,充分发挥农高会平台,积极参与各类国际交流培训等活动,促进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借助杨凌建设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这一契机,加强农业人才、技术、信息的交流沟通,加强政府、企业多层次往来,充分借助杨凌示范区在农业科技服务、国际农业合作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三是加大铜川果业宣传力度,扩大果业向西出口规模,加强果业种植技术对外交流,吸引欧亚国家来铜投资。鼓励大型果业企业走出去,努力把铜川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特色果业生产基地和流通集散基地。

  (四)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高竞合发展能力。一是要加强对中亚、西亚等“一路一带”沿线国家政策、法律等方面的研究,充分发挥招商、商务、贸促、外事等部门职能作用,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帮助和指导。二是开展与欧亚经济论坛园区、宝鸡“关天之窗”网站、杨凌农业合作国际中心等向西开放平台的深度合作,加强对外宣传,广泛吸引各方积极参与铜川经济社会发展,鼓励市内企业走出去,在西安乃至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投资、合资设厂,不断提高铜川对外的开放度和吸引力、亲和力。三是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持续加大全市参与丝绸之路工作宣传力度,突出互惠互利,强调共同发展主题,营造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良好氛围。

  (撰稿:市西部开发办  郭宏杰)

网络编辑:云丰华
信息审核: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