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专刊第31期)

发展改革简报第91期

铜川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析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 发布时间:2017-05-08 17:41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目前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如何推进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化解要素配置不合理、产业层次低、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农业供给侧现状

  (一)特色产业不断壮大。近年来,我市按照“稳粮、优果、兴牧、增药、扩菜”的思路,以“做精、做优、做特”为方向,积极推进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截止2016年底,粮食播种面积95万亩,粮食总产24.17万吨,同比增长0.7%。全市水果面积发展到92.68万亩,产量达到75.57万吨,分别较“十一五”末增长8.8%和30.9%。已建成规模养殖场220个,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1.69、1.68、2.69万吨。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0.1万亩,产量18.28万吨。全市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86个、绿色食品8个、有机食品6个,铜川大樱桃、铜川苹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宜君核桃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耀州、印台、宜君成为省级苹果基地区县,耀州列入全省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

  (二)现代农业初具规模。省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达到41个,现已经形成规模的核心区2万亩,基本涵盖了果、牧、药、菜等优势产业。2016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全市现有国家级龙头企业2个、省级龙头企业9个、市级龙头企业7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562个,入社成员33862个。培育省级百强社标准的有16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54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3个。培育认定职业农民443人。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1.5%,机械综合利用率达到63%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规模化养殖水平达到70%以上,建成果品贮藏保鲜气调、冷藏库15座,年加工消化鲜果能力20万吨。先后培育各类水果品牌42个,成功创建省级名牌产品3个,著名商标5个。目前,优质苹果、时令水果两大特色优势水果产业基地布局初步形成。肉羊、生猪、奶牛三大产业联盟实现稳健起步,以照金(小丘)、步寿塬、黄堡、周陵、福地—棋盘五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为核心的“三区、八带、五组团”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三)农民收入持续增加。2016年全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9478元,高于全省109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纯收入)增速连续6年高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城乡收入比由“十一五”末的3.31:1下降到2.97:1。全市贫困人口由2010年底的13.45万人减少到2016年底的2.2万人,减贫比例达到83.6%,贫困发生率由31%下降到11%,王益区率先整体脱贫。

  (四)电商物流和农产品加工业稳健起步。积极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截止2016年底,全市开通涉农网站10家,4家农业电商交易平台相继上线运营。从淘宝大数据查看铜川淘宝商家已有500多家,产品涉及陶瓷、苹果、樱桃、核桃、杂粮等150多个品种。先后建成川口、耀州、长丰3个果蔬批发市场、1个樱桃产地交易市场和第一个乡镇果品批发市场。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8家,实现生产总值14.37亿元。天辰农业、秦龙山水、丰谷生物科技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先后建成投产,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延伸农业产业链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农业生产、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电子商务销售的融合发展模式正在形成。

  (五)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近年来,我市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进一步加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社会公共服务、特色服务等重点项目投入力度。截止2016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875平方公里,发展节水灌溉13万亩。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40余处,17.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农网改造达到100%。建成县乡公路361公里,通村公路420公里,乡镇和行政村实现油路或水泥路全覆盖。有线电视延伸到315个村。森林覆盖率达到46.5%,先后成功创建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宜居生态示范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层次较低。一是产业层次低。主要是产业链条短,产后加工转化率和精深加工率较低,品牌不亮,附加值低,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值仅为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组织化程度低。虽然我市从事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企业总量不少,但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总量较少,而合作社缺乏有效利益联结机制,存在合而不作、散而不整、层次较低等突出问题,没有真正将农民组织起来,未能发挥合作社应有的作用。

  (二)农民增收后劲不足。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速虽然一直高于城镇居民,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拉大。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16820元,2016年扩大到18116元。同时受经济发展大环境影响,农民外出务工“活难找”“工资低”,工资性收入增长不容乐观;经营性收入受制于农业质量效益不高的影响,难以快速增长;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短期内难以出现大的改善,加之全市还有2.2万贫困人口,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增收脱贫的难度很大。

  (三)基础设施薄弱。一是水利设施受水资源及地形地貌条件限制,无法及时有效实施大范围的农业灌溉,全市有效灌溉面积26.21万亩,人均占有灌溉面积只有0.36亩;二是由于山区较多,种植区域多坡地或零星分散,加之机耕道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机械的大面积使用受限,严重制约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三是水源建设短缺,土地肥力不足,机械化生产水平较低,果业抵御低温冻害、高温干旱、冰雹侵袭、病虫危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村庄生产、生活环境混乱,垃圾收集处理、给排水、公共厕所等公共卫生系统仍未完善,部分村庄内部道路不成系统。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建设资金相对不足,阻碍了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

  (四)农业生态不容乐观。农田的过度开发利用和长期不合理施用化肥等因素,导致土壤结构被破坏、农田耕作层变浅、土壤风蚀加剧。农田生态系统退化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削弱了农田涵养水源和防治水土流失等生态功能。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和劣质水源灌溉,导致农田土壤有机质下降,农田生态恶化,直接危害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我市水资源总量2.29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仅为276立方米,是全省的四分之一,是全国的八分之一,属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同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地形地貌复杂,单体水利工程的覆盖范围小,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直接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路径探析

  (一)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激发改革内生动力

  农民是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也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内在动力,如何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劳动者综合素质,是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键。一是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服务制度,大力发展农业职业免费教育,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开展农民技能培训,重点培养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提升农村人才专业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优化农村人才成长环境,逐步建立起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二是加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农村合作组织、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集约规模经营和全产业链开发,提升农产品的商品化率;三是加大对农民创业的扶持力度,开发性生产经营项目资金向回乡创业农民工倾斜,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向农村劳动力倾斜。加强农民创业基地和生产经营场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使小城镇成为回乡农民工创业的聚集地。制定出台农民工返乡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是阻碍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制约,也是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之一,农村经济要实现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把持续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作为重要抓手,通过项目支持、金融扶持、社会资本注入等多渠道筹措资金,着力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提升农村发展硬环境。一是以重点项目为依托,着力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依托土地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进一步扩大农田灌溉面积,提升农田质量。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易地扶贫搬迁、乡村道路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积极争取中省相关项目支持的同时,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三是拓展农业农村建设融资渠道。通过政府投资引导、优化农村市场环境,扩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行以奖代补和贴息等方式,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拓宽农村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等领域的融资渠道。支持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参股控股等方式参与农林水利等项目建设运营。

  (三)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实现农业提质增效

  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其核心是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满足消费者多样性、安全性和个性化需求,对于我市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高种粮效益。大力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工程,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以良种推广、高产创建、测土配肥、旱作农业技术推广为支撑,在宜君、耀州等地大力实施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区)建设。淘汰、压缩在北部山区、中北部塬区小麦面积,扩大高产优质春玉米生产,扩大中部旱塬一年一熟区及南部灌区小麦、青贮玉米、苜蓿种植面积,着力打造优质专用小麦基地和青贮玉米基地,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种粮效益;二是持续推进果业提质增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品牌建设为引领,按照“调结构,树品牌,增效益”的发展思路,通过大力实施“良种苗木繁育、标准果园创建”等十大工程,做强苹果、樱桃、桃等特色优势水果产业,着力构建优质苹果和时令水果两大优势产业带。加快推进“铜川苹果”“铜川大樱桃”和“宜君核桃”3大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实现果业向绿色化、有机化和品牌化的转变;三是大力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以优质、安全、绿色为导向,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南部塬区奶牛、生猪,城郊区肉蛋鸡,北部山区肉牛、肉羊3大畜牧板块建设,以羊、生猪、奶牛三大产业联盟为重点,创新畜牧业发展模式,扩大绿色和中高端畜禽产品供应率,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四)坚持绿色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绿色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就要始终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农业、农村工作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一是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模式,夯实绿色发展基础。以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条生态化、废物利用资源化为方向,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有计划消减高含氮、磷化肥、农药的使用,鼓励使用有机肥和绿肥、生物农药。尽快建立秸秆多元化利用补贴机制,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支持力度,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加大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对畜禽养殖企业按照生产能力,实行分级管理制度,鼓励支持规模养殖企业实施大型沼气工程、畜禽粪便池塘分隔式改建工程,实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营养物质的多级利用;二是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保障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以增加绿色产品供给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种植业生产、养殖业转化、微生物还原”发展理念,大力推广“粮—畜—沼—果”生态循环模式,进一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引导和鼓励不同类型企业建立资源互补的良好协作关系,夯实绿色产品供给基础。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建立重点农产品风险监测预警和质量安全责任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从农田到餐桌全程可控。鼓励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企业参加ISO9000、HACCP、GAP、GMP等管理体系的认证,扩大绿色产品占比;三是着力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依托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以及绿化铜川五大工程,加快西部及西北部土石山区、东北部及中部黄土残原沟壑区、南部川原区三大区域板块生态屏障建设,着力构建“两区一廊,三河多带一圈”的生态网络格局。加快湿地生态安全体系建设,重点在宜君县五里镇河、洛河、青河流域;耀州区沮河流域;印台区红土河、阿庄河流域实施退耕还湿工程。通过自然恢复、人工辅助自然恢复等措施,逐步恢复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湿地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五)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用工业的理念来发展农业,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产业与乡村之间的交叉融合发展。一是夯实产业融合发展基础。现代农业园区是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主阵地,要加快推进5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和省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吸引更多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进驻园区,带动现代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着力打造“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充分发挥技术集成、示范引领、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促进农业产业之间、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和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深度融合;二是积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以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为着力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农村服务业,鼓励农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产地初加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农产品精神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充分发挥铜川的区位优势,依托陕西果业集团、海升等优质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乡镇商业服务设施建设水平,逐步在耀州、印台等区县建立集仓储、冷藏、运输为一体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大力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全域旅游”和“旅游+”为抓手,通过改善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深挖红色革命文化、青色陶瓷文化、绿色养生文化、金色佛教文化、黑色煤炭文化等“五色文化”资源,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加快花溪谷、申河、金锁石林、哭泉梯田等乡村旅游发展,打响铜川乡村旅游品牌,让乡村旅游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村的新产业。

  农业供给侧机构性改革,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经济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努力。对于政府而言,应尽快建立横向联合、上下联动、协同配合的沟通协商机制,及时研究重大问题,统筹协调重要事项,监督和保障各项政策的落实,确保农业供给侧机构性改革深入开展。(撰稿人:赵喜军、刘旭)

网络编辑:云丰华
信息审核: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