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1号提案的复函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 发布时间:2017-05-18 10:10

王成栋委员:

  您提出的《创新思维推动铜川经济追赶超越》的提案(第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抓住政策机遇降低企业负债剔除不良资产”的建议。

  近年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部署,对抓好市本级国有资产的盘活重组工作,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加快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企业改革初见成效。早在2014年初,我市就参考率先发布的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20条,着手研究制定我市国资国企改革总体意见。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广泛搜集掌握相关资讯、多方征询相关方面意见,于2016年修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实施意见》。在这个总体意见的框架下,又先后出台了《关于市属国有企业实施分类管理的意见》、《关于深化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市属企业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的意见》、《关于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办法》、《国有企业经营业绩分类考核试行办法》及《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管理办法》。形成了我市“1+N”国资国企改革的政策框架。

  随着“债转股”力度不断加大,对于减轻国有企业负担、盘活银行不良资产、强化对企业的经营监督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今年,全市将进一步深化金融去杠杆,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调整杠杆结构和优化杠杆质量为重点,充分发挥去杠杆的引导和支撑作用,进一步优化社会融资机构,有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效率。尽快出台《铜川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行动计划》,明确责任部门,积极对接企业,推进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降低企业负债率和不良贷款率;建设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协调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加大股权融资力度,提高企业权益资本比重;建立企业负面清单,明确失信企业、僵尸企业不能进行债转股,避免企业逃废债。

  二、关于“做好极大主导产业的供给侧改革”的建议

  (一)关于“煤炭超临界水气话制氢发电联产技术”。据了解,“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多联产”系列技术,俗称“超临界水蒸煤”,将煤炭化学能直接高效转化为氢能,从源头上根除了硫化物、氮化物等气体污染物以及PM2.5等粉尘颗粒物的生成和排放,实现了煤炭能源的高效、洁净、无污染转化和利用。该项技术的成果转化,对于我市发展清洁无污染发电、高附加值的煤化工艺和治污降霾将是一个重大的技术机遇,我委将会同工信等相关部门,密切关注该项技术的成果的产业化,积极调研,及时对接,主动争取省上试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创新、绿色发展。

  (二)关于水泥产业发展。水泥是我市传统支柱产业,多年来为全省乃至全国作出了较大贡献。受大环境影响,水泥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针对目前企业经营困难,亏损面持续扩大的不利情况,全市上下调整发展思路,在做优水泥产业方面下功夫,积极推动水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秦岭水泥二次重组工作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科学深入分析水泥产业发展现状,采取一企一策、综合施策,积极帮扶水泥企业恢复生产,稳定销售市场。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干扰多等突出问题。鼓励水泥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以销定产、以内促外、以优淘劣、以二带三”的思路,开拓大市场,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推动水泥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

  (三)关于电解铝。我市具有较强的铝产业发展基础,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市着力打造的煤电铝循环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为发展航汽铝材料工业奠定了一定基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紧密结合关中创新协同发展对铜川的定位,以现有的铝材生产为基础、以航汽铝材料产业为方向、以“陕西制造,铜川配套”为目标,将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为千亿元航汽铝材料产业基地。目前,在高点谋划、高位推进上还需要借智借力,在实现“陕西制造、铜川配套”目标上还需要再把脉、再精准。2016年12月,杨长亚市长赴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对我市发展航汽铝材料工业作为重大课题研究与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对接,组织业内专家、行业龙头企业来铜视察、调研,为我市航汽铝材料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明晰目标、找准定位。在下一步做好千亿元航汽铝材料产业基地工作中,一是积极呼吁。在全省成立航汽铝产业发展机构,开展实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系统谋划航汽铝及配套产业发展。二是借助外脑。组建铝业发展提升的科研咨询团队。加强同省决策咨询委员会、高校、科研院所的智力合作,建立科研实验室和研发机构。组织专家团队抓紧论证,研究建设铜川铝水及铝合金连铸连轧车间。聘请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及铝合金压铸、压延专家,指导推进铜川航汽铝产业发展。三是强化合作。围绕全省“十三五”发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及配套产业的大战略,发展工业铝型材、高精度铝合金。积极与陕汽控股、中航西飞、比亚迪、吉利等企业广泛联系对接,采取招引企业入驻园区发展和美鑫、铭帝订单式制造零配件等方式合作,力争在航空用铝、全铝集装箱、汽车轮毂制造等方面有所突破,打造“关中制造,铜川配套”格局,促进产业互联互补、协同集群发展。四是做优承载。依托华能铜川电厂、锦阳电厂,努力把董家河工业园区、坡头工业园区打造成为全省低电价示范区,对招商引资的企业,全部实行低电价政策优惠。做好新区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按照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坡头载能和低电价工业园、南部高新技术和健康产业园的功能定位,留足发展空间,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积极承接关中产业外溢效应,努力把铜川打造成为承接关中产业转移基地。

  (四)关于公共民生事业。近年来,全市按照中省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工作落实。着力在补齐民生保障不足、机制不活等制约全市发展的短板上下功夫,全年安排保障房基础设施配套、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等8类民生工程388个,完成投资20.6亿元,建成项目311个。率先在全省范围内设立PPP项目基金,大力推广PPP模式,8个示范项目入选国家项目库,位居全省第一。下一步,全市将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完善城市承载功能,加快推动绿色智慧人文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推进供水、供气老旧管网改造,提高新区、耀州区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率。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建成综合服务“一卡通”、无线城市“一网通”、大数据综合市场监管等六大服务系统。

  三、关于“精准扶贫也是机遇”的建议

  据了解,证监会发布的《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旨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帮助贫困县企业上市,带动贫困县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平衡经济在地域上的发展差异。我市聚焦“IPO绿色通道”政策,积极支持和培育各区县、各企业上市和与新三板对接,对符合条件的部分贫困地区企业IPO、再融资或重组实行绿色政策,开辟绿色通道。目前,哈工大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在耀州区注册成立润泽智工科技有限公司,重点依托IPO绿色通道的政策优势,快速推动企业上市,近期将组织团队考察对接,力争今年10月底前建成计划实施的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生产线项目。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策划包装,及时对接符合条件的等候上市企业,设立IPO绿色通道优选企业库,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吸引优秀企业变更上市到铜川,实现多赢。

  四、关于“为未来做好谋划”的建议

  西延高铁对铜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成通车后,在极大的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便捷化出行需求的同时,必将对促进生产要素快速流动和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全域旅游、全景铜川建设以及全市追赶超越、转型发展步伐起到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我们将审时度势,发挥职能,以开放的视野抓产业承接、以超前的意识谋基础对接,认真研究编制高铁时代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实施意见,为铜川转型发展谋划新的发展机遇。

  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经济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全市“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达到40%。“十三五”时期,全市将积极承接省内外先进产业、科技成果外溢。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电子机械、智能机器人等方向,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强企业,加强与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实施一批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项目,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营造研发设计在外地、加工生产在铜川的新格局。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引导支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力争“十三五”期间有所突破。建立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基金,积极引进知名电商,支持电子商务园区、重大项目、服务平台和示范工程建设。以“互联网+”为导向,依托特色优势产业,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创建一批有实力的省、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和企业,争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依托关庄电商物流创业园区等,加快建设现代化、集约型电子商务专业快递、物流中心和配送基地,形成高效、便捷的现代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围绕特色产品,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拓展国内外市场。推动商贸流通、旅游文化、装备制造、金融、居民生活服务、休闲娱乐等领域开展应用电子商务,依托现有实体网点、货源渠道、物流配送等资源,开设网络专卖店,开展线上、线下协同运营,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发展。

  王委员,您的建议指导性很强,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我们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积极作为,推动我市追赶超越转型发展。

  在此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铜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年5月18日



  (联系单位:市发改委,电话:3183130)

网络编辑:云丰华
信息审核: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