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资源配置 提高融资效率 资本市场助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5-21 11:30

推动制造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是中国制造业从世界制造业价值链的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的重要环节。

日前,发改委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快制造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方向、专项行动及保障措施。其中,“充分利用多元化金融工具,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服务业企业开展债券融资,鼓励创投机构加大对制造服务业的资本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服务业企业到主板、创业板及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为资本市场服务制造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夏杰长表示,《意见》的出台和实施,有望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在市场内生驱动和政府主动有为的双重作用下,制造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望在融合业态和融合模式等方面做出新的探索和突破,在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供给质量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及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等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

早在2019年11月,发改委等15部门就曾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从三方面提出25条举措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近年来,全球制造业服务化、智能化趋势日益明显,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边界渐趋模糊,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也随之发展壮大。

当下,制造服务业融合了互联网、通信、计算机等信息化手段和现代管理思想,成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制造业新业态和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8年间,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2.9%,增速明显高于其他服务业。“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当前,中国虽然拥有全球最齐全的制造业门类,但制造业基础能力依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掉链子’问题制约着产业的安全发展。”东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杨博光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通过加大发展制造服务业,有助于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制造服务业集聚区和示范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制造业创新发展,加快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服务型制造分会理事长陈斌表示,中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制造服务业要发挥专业优势,从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乃至成果转化等各个关键环节,通过协同创新、融合创新,为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加快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股权和债券融资齐发力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按照所属证监会一级行业分类来看,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制造业上市公司累计募资规模达4358.71亿元,其中IPO募资579.16亿元,增发募资759.74亿元,债券发行2753.54亿元。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汪惠青表示,随着我国制造服务业不断发展,相关企业的融资需求随之扩大。目前,我国制造服务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从近年的融资状况来看,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在制造服务业企业融资占比中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可以通过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满足制造服务业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丰富相关债券的品种和期限结构,发挥区域股权市场和私募股权市场的“下沉式”服务作用,鼓励金融机构为制造服务业企业提供专业化的融资指导等,提高制造服务业企业的融资效率。

杨博光表示,根据《意见》要求,未来金融机构可以从三个方面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创新担保方式,针对制造服务业企业“轻资产”结构、无形资产比重高的特点,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无形资产抵押贷款、租金收入质押贷款等。二是推动银行与基金等开展投贷联动,优选资质实力雄厚的创投机构,以其持有的制造服务业上市公司股权为质押,提供综合授信,提高创投机构的杠杆水平。三是改善金融服务方式,对那些符合国家产业规划、成长性高、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给予包括风险投资、IPO、股票增发等融资支持,同时,以产业发展政策为导向,制订产业金融扶持方案。

高水平开放加快“引进来”和“走出去”

外资投入是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去年12月,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以下简称《目录》)。与2019年版相比,《目录》继续将制造业作为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方向,根据“引资补链”“引资强链”“引资扩链”导向增加了相关内容。同时,将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作为2020年版修订的重点之一,在扩大开放中发展新业态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鼓励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数字技术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下,大力推动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有助于共同推动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服务业研究室主任洪群联表示,要积极营造政策环境,推动服务业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引进全球制造服务业领先企业和优质资源;同时,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制造服务业企业“走出去”,面向全球市场提供专业服务,增强全球服务市场资源配置能力。从监管角度来看,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郭朝先表示,当前亟须建立促进一体化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加强金融业务监管,逐步消除服务业和制造业在税收、金融、科技及要素价格方面的政策差异,降低交易成本。在加大技术支持力度的基础上,加大对制造服务企业流程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软性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


网络编辑:工业发展科
信息审核: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